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岁寒堂与诗话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11月2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袁新雨


  ◎袁新雨

  古代文人以寓所或书斋之名命名作品的习惯出现得很早,而南宋诗论家张戒的岁寒堂及其著作《岁寒堂诗话》在这些书斋和作品之中仍显得颇值一提:被后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岁寒堂诗话》之名有何深意?《宋史》无传的张戒又是何许人也?
  张戒是宣和六年(1124)进士,曾任县令等职。经历过“靖康之耻”,相传此后张戒便将自己的字从“定夫”改为“定复”,其抗金决心可见一斑。
  绍兴五年(1135),张戒开始一路升迁,还曾因上书宋高宗万言而获得其“忧国爱君之心,诚有可嘉”的褒奖。直至绍兴八年(1138)三月,张戒任监察御史,不久又任殿中侍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负责谏诤,可弹劾官员。当年九月,张戒因上书弹劾官员而为高宗疏远,从此仕途开始了“断崖式”下跌。
  是年十一月,张戒上书反对与金议和,称“和必无成,岂惟无成,终必招寇”,触怒高宗和秦桧,不久之后被贬知州,很快又被革除知州一职,只得追随岳飞前往江夏。
  在官场时,重臣赵鼎曾经举荐张戒入朝为官,张戒还因此而为同僚诟病,说他之所以能被举荐是因为依附了作为同乡的赵鼎,张戒闻后直言反驳。之后赵鼎被秦桧构陷,张戒更是上书乞留赵鼎,这也是他得罪高宗、秦桧的原因之一。
  绍兴十二年(1142)十一月,张戒被人以结党于赵鼎、岳飞,阻挠议和的罪名弹劾,革除职务功名。直到秦桧死后,张戒才做了微末小吏,之后在任何史书都没有了记载。根据学者研究,没了官场羁绊的张戒,大约就是从此时开始创作他的《岁寒堂诗话》。
  宋人重文,文人多饱学之士,逐渐形成了以自己读过的诗书为内容作诗、为阐发道理作诗或在诗作中刻意显示自己才学的创作风气,遂忽略了诗歌抒情的本质。宋朝南渡之后,正是这种诗风盛时,而率先提出反对声音的,正是张戒和他的《岁寒堂诗话》。
  张戒认为诗应当秉承先人特别是儒家典籍中传下来的“言志”之本,不苛求于技巧,通过恰到好处的词语描摹诗人作诗时的情感状态,从而达成诗歌的教化目的。
  张戒做官的时候主张抗金到底,反对议和,还曾追随岳飞;罢官之后,张戒闭门写作,反对当时文坛的不良风气,可谓一直都在抗争。其实张戒在不长的《岁寒堂诗话》中并没有写明此书以何命名,也没有直言自己的书斋或者居所就叫岁寒堂。但考据“岁寒”二字的出处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确是恰当。
  张戒秉承的是儒家的诗歌观念,“岁寒”二字也是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要坚持节操的志向。
  前文提到,张戒以激烈言辞抨击议和,彼时他未必不知其后果,但仍然坚持,就是因其“处寒而不凋”的性格。做官时如此,罢官之后作文亦是如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张戒为“鲠亮之士”,也许对于张戒来说,一生最好的写照便是象征着不断与外部环境抗争的“岁寒”二字。如此看来,不论是书斋抑或是诗话,以“岁寒”为名都如此恰当。
(摘自《北京日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