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众手浇开幸福花
——州委办公室帮扶临潭县卡勺卡村工作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12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孙平发

  白雪纷飞的深冬季节,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临潭县卡勺卡村的花卉苗木培育设施农业基地温室内,却呈现出一片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
  日前,由甘南州委办公室帮扶卡勺卡村培育的第一批鲜花如期开放,并将逐步投放于花卉市场。至此,该村又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卡勺卡村位于临潭县古战镇东南部,距县城7公里,属高寒阴湿山区。卡勺卡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186户753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等限制影响,卡勺卡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3年底,卡勺卡村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村,评定贫困户77户31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2.42%,为全省全州深度贫困村之一。
  自帮扶卡勺卡村以来,州委办公室始终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州关于脱贫攻坚战帮扶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强基固本,全力提升帮扶工作质量和实效,大力助推卡勺卡村脱贫攻坚进程。
开展广泛调研 吃透村情实际
  州委办公室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委对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明确到位,行动上迅速及时,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政治担当。采取“入户调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实地查看与填写资料相结合”的办法,今年先后14次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与帮扶户开展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解答疑惑、解释政策,努力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倾听群众心声,注重了解实情,由单位领导带队,多次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民意,适时召开由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同分析致贫原因,帮助谋划发展思路,就卡勺卡村“花卉基地”建设项目启动等工作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做到了底数清、方向明。
积极协调争取 培育富民产业
  州委办公室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沟通衔接,经多方争取,在州县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卡勺卡高原花卉苗木培育设施农业基地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的第一批蝴蝶兰1.26万株、红掌1600多株、君子兰9000余盆,即将投放市场。该项目整合卡勺卡及相邻村集体经济等各类形式的资金共计625万元(其中含州委办公室为卡勺卡村协调争取天津农行援助村集体经济资金4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是集花卉苗木光照、温度、水分等种植、生长各环节于一体的新型科技自动化管控设施农业温棚基地。
  目前,花卉培育基地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承运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稳步吸收卡勺卡村、甘尼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零散劳动力,从事特色苗木花卉培育、景观树种植、销售等工作,直接带动80多户贫困户,户均月劳务增收1500元以上。
全面综合施策 助力脱贫进程
  州委办公室始终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差距,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第三方评估和“国检”具体要求,及时完善“一户一策”,全力推进帮扶各项重点工作。今年组织干部职工在卡勺卡村与群众开展义务植树,共同栽种云杉3000株。多方筹措资金6.4万元,在“两节”期间慰问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并为20户建档立卡户捐赠液晶电视各1台。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组织人员多次赴村开展扫黑除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邀请有关专家开展群众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引领群众积极投身环境革命,革除陈规陋习,构建文明乡风。
  围绕卡勺卡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衔接沟通,申报卡勺卡村幼儿园项目资金85万元,已投入使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带动10户贫困户从事生产加工,获得劳务收入。根据卡勺卡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经积极争取,为卡勺卡村免费发放高产青稞黄青3号种子5000斤、柴胡种子2240公斤、磷酸二铵化肥220袋、有机肥5吨,有效调动了群众从事特色种植的积极性。通过培育多元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有效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的卡勺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截止2019年10月,经镇村自验、州县初验,卡勺卡村贫困人口降到2户1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达到整村退出标准。
  冬日的严寒遮不住鲜花的芬芳。在党的惠民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卡勺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