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轩 芍药似乎与迭部洛大镇磨沟村的村民有着不解之缘,它们不计土地的肥沃和贫瘠,不计雨水的多少,不论种植在哪里,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开花、怒放…… 提到磨沟村,大家就会想到风靡一时的云杉苗木,2008至2012年的苗木市场呈现出竞相争艳的良好态势,群众披星戴月、辛苦劳作的种植苗木,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在当时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群众摒弃传统的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转而投向高回报的苗木种植行业。但随着苗木需求的减少,出现了苗木大量滞销,农户下了血本无收入,想拔但不忍心,大量土地被苗木占领,想种别的农产品又无空闲土地的瓶颈性问题。 “我天天想着怎么帮群众卖苗木,发动自己的朋友圈,联系以前的客户,但还是效果不大。”磨沟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交交说。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能凸显支部强有力的作用。镇党委按照“能挑尽挑”的原则,在全镇范围率先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选优配强抓好村级队伍建设,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同时,从全镇公益性岗位人员中,筛选了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群众认可度高的6名人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进一步充实村级后备干部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磨沟村是洛大镇的非贫困村之一,镇党委政府紧盯非贫困村扶持力度较弱这个短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抓手,产业转型促增收为目的,加大扶贫政策及惠农政策宣传力度,采取深入调研、分析苗木行情、入户交流谈苗木市场前景,帮助群众联系苗木购买商。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群众自销下出售了近300万株苗木。同时,按照“河谷地带种植经济林果,山区地带发展种养殖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召开产业座谈会、大量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在认真分析磨沟村自然和气候条件,致富能人及党员带头多次搞试点种植的基础上,引导苗木种植户转型种植本地野生赤芍、乌龙头、五味子等经济作物。 目前,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五产业一带动”的户级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扶持下,贫困户优先种植了本土赤芍,发挥了示范作用,由最初的“撒花椒”式种植转向规模化种植。今年以来,该村已种植五味子17亩、乌龙头150亩,嫩嫩的、尖尖的、红红的破土而出的赤芍小苗子已种植近6亩,从源头上保障了规模化发展的需要;赤芍种植规模已达15亩,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层层密密,有的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