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庚子闲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0年02月2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敏奇才


  □敏奇才

  1
  1月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正是临潭恢复已经停止12年之久的洮州万人拔河(扯绳)的准备时期。民间呼声很高,相互传信,许多在外打工或工作的人都回到了临潭,就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那三天晚上气壮山河的时刻。西大街和瓦采街上挂满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年味浓郁,文化氛围也营造得十足。关于万人拔河,各种自媒体的宣传也是铺天盖地。但是我心中始终有着一丝担忧,我曾给搞宣传的同事们说,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绳恐怕是扯不成了。同事们说,别悲观,现在医学发达,还治不了一个小小的肺炎,再说武汉离咱们这儿还远呢。我知道,同事们这是给自己宽心和安慰呢。现在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天南海北地飘来飞去,就像我们逛街一样寻常了,疾病传播起来是相当快的,说来就来了。有朋友说,你太多愁善感了。我知道,我的愁肠真不是杞人忧天。
  可是疾情的传播靠人的禁声是堵不住的。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院士亲自出马,重新披甲上阵。钟南山,84岁的高龄,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他带着使命来了,不顾危险,不怕感染。他来到疾情传播一线,了解情况,研判疾情。这让经历了17年前那场“非典”的人们一下子就觉得疾情复杂,事态严重了。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疾情蔓延中国。在当时,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争。钟南山成了一名疾控战线的骁勇战士,领军抗击“非典”,他以自己的精湛医术和坚强斗志,成为了抗击“非典”战场的不倒红旗。
  1月18日,钟南山从广州赶往了武汉;1月19日,他又从武汉赶往了北京,没有停歇。在疫情面前,他冷静、无畏、迎难而上,做到了一个真正战士的冲锋陷阵。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与瘟魔决战的时刻到了。
  1月23日10时,国家果断行动,雷霆出击,武汉封城。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不几日,甘肃出现了第一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兰州封城;随后,甘南也出现了第一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随即封城。
  从上到下做出了一系列疾情防控措施。
  全国动员,疾情防控的阻击战全面打响了……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速启建,拔地而起……
  全国各地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死扶伤的旅途,民间的救援物资也是从四面八方驰运而来……
2
  县城一下子变得十分静谧。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空空荡荡的,变得十分宽敞,没有了喧嚣和嘈杂,远远地望去没有人影和车踪,再也不觉得拥堵,只有那喜庆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着,随风摇荡。带着哨音的鸽子在虚空里旋来飞去,空气一下子变得清新无比。干部们都抽调蹲守各个路口和小区的进出口,防控疾情去了。统办楼前空荡荡的,没有了以往人来人往的匆忙。楼前大院里,那棵五枝分杈的大榆树上一只鹞鹰从楼顶上捕了只鸽子,大胆蹲着,专心地拔毛撕扯,落了一地鸽毛,全然不顾发生在人间的疾情和恐惧。
  这时候,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宣传车……都在反复劝说人们不要出门,自我避疾、躲疾。看来人们还是挺自觉的,其实也挺怕死的,因为瘟疾是无情的。
  但也有不顾大局不管小家,不顾封城禁令,依然我行我素,到处乱跑乱窜,就像夏季里令人讨嫌的蚊蝇,就等怒气冲天的人们拿起苍蝇“拍子”,才肯缩回家里,消停一下。
  这个时候,冲在一线的是我们的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和医护人员。县城封城的那天,我朋友的妻子,一个敬业的医护人员,奉命出征,在县城的一个进口处一天消毒几百辆过往车辆。我朋友说,他妻子回到家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他差点就认不出来了。衣服湿透着,头发上汗渗渗的,像刚从蒸笼里捞出来的;脸虚肿着,脚肿得盖住了鞋口;两条腿肿得明亮亮的,像冰冻的水袋,用手指一按一个深坑,久久平复不了。洗了澡上了床,瘫躺着连吃饭的精力都没有了。可是,第二天清晨,闹钟一响,她起来简单洗刷了一下,冲了杯牛奶,啃了块饼子。走进卧室,安慰了下孩子,冲丈夫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毅然决然地出门走了,重复昨日的工作。那天晚上在和朋友视频时,我说,让你媳妇说说情况。他媳妇躲着视频说,没脸看了,看不成了,捂成丑八怪了。
  我知道,整天穿着防护服能不把天使捂成丑八怪吗。
  可就这样,她们没有一丝怨言,义无反顾地奔波在抗疾一线。
3
  工作因疾情而紧张有序,生活因疾情而归于安静。
  起码,今年的这个春节过得静悄悄的,只有张灯结彩,没有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更没有了春节走动的人山人海。
  往年的正月里,其实最孤独的是老人,虽然眼前时时晃动着儿孙的身影,但是能有几人享有天伦之乐呢?虽然今年因疾情防控,国家方方面面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一个家庭的亲情却在足不出户、居家防控的过程中凝聚、浓郁,拉近了一家老少聚少离多的时间距离,重温儿孙绕膝承欢的天伦之乐。
  封村才半个多月的时间,从来不打电话的父亲竟然每天都打个电话过来,说日子不是这样过的,圈在家里把人的身子骨坐饧了。我在电话里笑着问父亲,你不是常喊把你一个人丢家里快寂寞死了。父亲嘿嘿地笑着不说话了。父亲是一个在家坐不住的人。很多时间,二弟家两口子一年四季在外面跑着操持家务,母亲一人在县城照看两个孙子上学。父亲在县城住不习惯,一个人跑到乡下,陪着一院子的花草树木过他所谓的乡间生活。在乡下住的时日久了,偶尔也发点小脾气,说他很寂寞。
  但现在,两个孙子由于疾情没有补课,都待在乡下家里。除了写作业,就是陪他说笑,跟他来点小动作,故意惹他生气;而后又哄他高兴。他在居家防控期间和两个孙子互相监督,大门是从里面上锁的,谁也不许出大门一步,急了就在院子里赶着两个孙子转圈。两个孙子让作业写得不耐烦的时候,就和他捉迷藏,一会藏在柴房里,一会躲在灶房的案板底下,故意逗他,让他吹胡子瞪眼地大喊着寻找。等他寻得筋疲力竭的时候,两个孙子早爬在桌子上不动声色地写作业了。他只有干干地笑着,没脾气了。
  在孩子们的打闹中,亲情浓聚了,人心凝聚了。
  一些浮躁的心静,烦躁的情绪,此时在居家防控中也归于平静。
  每个家庭在居家防控中,不仅仅预防了疾病的侵袭,而且还满满地收获了浓浓的亲情和凝聚的人心。
  我想,希望也正就在这里。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