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金鑫 通讯员 王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与所有逆行者一样,合作市新闻宣传战线干部无疑也是这场“战争”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用镜头和笔触书写出一曲曲羚城人民抗击疫情的动人之歌。 加强组织领导 精心部署防疫“舆论战” 这是一场医疗战,也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舆论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合作市新闻宣传战线干部全员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返回岗位,立即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新冠肺炎联防联控舆情应对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合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疫情信息动态发布、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工作机制,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助力疫情防控。 聚焦战“疫”一线 营造新闻宣传大格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要求,不惧危险,深入疫情防控一线,用镜头记录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认真践行“四力”要求,深入一线挖掘典型,精心策划宣传方案,用镜头捕捉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交警、乡村干部等基层党员干部履职担当的感人瞬间,用文字讲述着全市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网站、手机报、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开设专栏,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权威、准确的疫情信息。截至目前,共在中央、省州市各级各类媒体发布、转载有关疫情防控相关新闻、信息 3559篇,同时积极与各级主流媒体对接,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儿子婚礼推迟,因为阿爸是共产党员》等26篇有深度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社客户端等中央媒体采用,在甘肃新闻、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等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72篇,州级媒体刊发稿件418条。累计在自媒体转载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相关动态、信息、防控知识3000余条,通知、公告、倡议书81篇,短视频、H5(美篇)、抖音等126个。 强化网络治理 构建战“疫”网络坚实“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自甘肃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共处置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发散布谣言及泄露他人信息事件6起,教育训诫涉事人6人,警告网民26人,有力震慑制造散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制造群众恐慌心理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强各级宣传微信群的规范管理,利用朋友圈、微信群、抖音、美篇、微博等媒体,推送、转发反映抗击疫情的作品,跟评引导,累计跟帖评论30000余条,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扩大疫情防控正面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整合宣传资源 织密群防群治思想防线 合作市宣传部门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鼓励各级宣传干事全员参与,建立宣传微信群404个,转发省州市各类有关疫情防控信息35000条/次,录制《甘南州十四条通告》《致全体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合作市关于对全市住宅小区及家属院实行封闭式管理的通告》等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藏汉双语音视频6个,并在乡街、村组全覆盖推送播放,做到了人人皆知;及时开通村级应急广播,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寺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乡村大喇叭”、手持小喇叭、便携式音箱、宣传车等全天候不间断滚动播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政策、倡议书、一封信、温馨提示等。同时针对某些乡镇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情况,通过骑马、骑摩托车到群众家门口进行宣传。各类防控标语在居民小区、广场、值守卡点等场所处处可见,创新制作的藏汉双语顺口溜更接地气,深受广大牧民群众喜爱。并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推出了原创歌曲《重逢在羚城希望的春天》及MV,首发当天点击量达3万人次,以大限度拓宽社会宣传覆盖面,起到稳定人心、凝聚群防群控合力的重要作用。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 大显幕后英雄风范 自全市启动应急响应之日起,合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发起倡议,3000多名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到检疫卡点值勤、人员检查登记、宣传引导服务、倡导时代新风、入户排查疫情、社会治安联防、公共场所消毒、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具体工作当中,为居家管理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向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和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款捐物……他们默默奉献,在全社会扮演着人人参与,争当防疫“宣传员”;义务值守,争当防疫“守门员”;奋战一线,争当防疫“战斗员”的多重角色,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同时,各乡镇、村(社区)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为重点,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道德红黑榜”,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切实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集会停办”,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人居环境整治,凝聚起全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