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爱玩爱跑爱跳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应该在这方面约束孩子。 每天从幼儿园接闺女回来,我都带她到小区里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奔跑,直到天黑。不仅如此,每到周末,她都会邀请一两个小朋友到家里玩,最多的时候有四个。 偶尔我们也去别的小朋友家,小朋友每去一家都觉得新鲜好玩,而大人们也可以轻松聊天,增进感情。 每到一家,孩子们会选择自己家里没有的玩具来玩,她们一起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琳琳,你当安娜公主,张宸瑜你当汉斯王子,我当艾莎公主。”随即进入各自的角色,一会儿是结婚的游戏,一会儿是安娜救艾莎的游戏,很有意思。 有时,她们也各玩各的,且一边玩一边跟同伴谈论自己的游戏,互相借玩具,互相模仿,管管别人的闲事,告诉别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玩耍,对游戏没有共同的目标,孩子们对互相为伴比对游戏本身更感兴趣。 一般情况下,我们家长不去干预,如果是小的摩擦,她们自己能解决的我们绝不插手,除非是真的动起手来,才会先问清楚原因再调解,劝说她们握手言和,拥抱彼此。 孩子就是孩子,打闹是一会儿的事情,很快就忘了。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摩擦而伤了和气。 带闺女在小区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小不点都喜欢跟在五六岁甚至更大的大孩子后边追着跑。 有一次,闺女看见两个五六岁的小姐姐,非常想跟她们一起玩。于是,我就鼓励闺女不要怕,让她走过去问小姐姐们:“咱们一起玩好不好?”闺女按照我的说法照做了。 可是,两个小姐姐却说:“我们不想带你玩!”然后还推了闺女一下。看到这样的情形,我赶忙走过去扶住闺女。 从孩子的表现,再反观她们的爸爸妈妈,就能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了。 第一个爱分享保护小朋友的小女孩,她的母亲每次都坐在周围看着她玩。当她和小朋友由于玩具起冲突的时候,她会耐心地询问小女孩发生了什么情况,让她先把原因说清楚,然后再告诉女儿是谁的错,该怎么办。 而不想带小孩子们玩的大孩子们,她们的爸爸妈妈在孩子游戏和玩具起冲突的时候,不是选择缄默就是在一旁聊天,根本不知道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到底该怎么帮孩子建立友谊一起玩耍呢? 首先,陪孩子玩的时候,鼓励孩子与人往来。面对大孩子的时候,引导孩子先问一问:“咱们一起玩好不好?”如果有大孩子主动邀请,那最好不过了。切不可随意告诉孩子:“不要跟她们玩。”“不要带她们玩。” 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怎么与人相处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育儿先育己,与人为伴,与邻为伴,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性格开朗、广交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