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云 杨俊妮
1957年5月11日,《甘南报》的一则消息在合作大街小巷不径而走,大家奔走相告,喜不自胜。消息中这样写道:“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的眼睛--甘南乳品厂嘉吉拉寺水电站,今天开始试行输电,并举行输电仪式……”。自此,甘南进入有电的时代,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甘南电力事业的雏形。 从1953年到2020年,67年来,甘南电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变电站星罗棋布,输配电线路纵横交错,在千里草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州积极争取援藏政策支持,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电网转型升级,着力解决电网历史欠账、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电能质量不高等问题,坚守初心,扎根高原,用万缕银线连通千家万户,以万家灯火“电靓”雪域高原。 建设坚强电网 服务地方发展 近年来,我州严格贯彻中央援藏工作安排部署,立足行业优势,持续加大甘南涉藏深度贫困市县的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不断提高电力供应和服务水平。 2016年以来,我州在完成“寺寺通电”“户户通电”、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基础上,落实中央关于“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一区一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要求,实施寺寺供电保障升级工程,对州内67座甘南藏传佛教寺院外围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寺院及周边区域电网设备水平和电能质量,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实施乡村振兴供电能力提升工程,累计完成2000多个自然村、42个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尕秀、央德等电网升级改造样板村。实施易地搬迁配套电网工程79项,解决3500多户搬迁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同时,加快光伏扶贫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按照“四同时”原则,实施“十三五”第一批及第二批5.5万千瓦扶贫光伏配套电网工程48项,惠及贫困户9334户。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累计电网建设投资13.11亿元,持续完善网架结构,补齐电网发展短板,不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及可靠性。其中,实施脱贫攻坚农网改造升级及“一区一州”工程共计66项,总投资5.9亿元。进一步提升了甘南电网供电质量和水平,自然村动力电实现“村村通”,全面解决了甘南地区贫困村供电可靠性低、电压稳定性差和“卡脖子”的问题。 目前,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甘南电网已形成了以330千伏输变电设备为主网架、110千伏输变电设备为骨干、35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设施为脉络的坚强电网。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户通电”、三相动力入村覆盖率100%,农网供电可靠率99.811%、电压合格率99.68%,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坚强的电网,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保障,我州农牧民群众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