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仙 1934年12月,闻一多搬进清华校园新建的教授宿舍“新南院”最大的寓所 72号。 寓所内大小房间共14间。电灯、电话、冷热水、卫生设备一应俱全。宽敞的庭院矮柏围成院墙,一条甬道直通居室,环境幽静,很合闻一多心意。 为了将新居打理成最好的居所,才艺非凡的闻一多,以诗文之道造园,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利用拆弃堆砌和错杂的障碍物,对新居进行改造。又从别处找来竹子,移种于书房窗前。还对书斋内也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和布置。 来年之春,“新南院”的住户们,家家忙着在院内栽种各种花卉。闻一多却让家人在柏树之间、甬道两旁的空地上种草。种完草,买来几口缸,在草地上摆弄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缸的位置,待确定无误后,又是买小鱼,又是买荷花种子,用缸养鱼种花。 园子的简约单一,让家人百思不解。 养在缸中的荷花,种子还没发芽,缸内的鱼却接二连三地死去。这些空着的缸,让妻子萌生了用它种其它花的念想。然而妻子还没来得及向邻居讨花,闻一多就买来更多的小鱼,养在缸中。 阳春三月,别人家都是满园春色。闻一多家的园子除了柏树就是草,单调的色彩让妻儿很是不悦,喜欢花的妻子埋怨丈夫,不懂色彩缤纷才是春。 盛夏的一天,闻一多叫来妻儿观赏露出水面的荷叶,翠绿娇嫩的荷叶间几条金鱼悠然游弋。缸缸如此,兴奋不已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念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此刻,妻子才明白了丈夫的用意,觉得这满目青翠的园子,瞬间有了诗情意境。 爱竹的闻一多,精心地养护着书房前那几丛翠竹。透过书房的纱窗,竹叶与室内满壁古书、根雕太师椅浑然一气,构成一幅清新高逸、充满诗意的画面。 闻一多造园不仅让园子与主人相配,而且以诗意的居所熏陶和净化儿女幼小的心灵,实现了“诗化”家庭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