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打赢脱贫攻坚战 走好绿色发展路
——甘南州生态扶贫工作综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0年11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
  州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谆谆嘱托,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首要的民生工程,以“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决心,按照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安排,紧盯突出问题、统筹谋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伟大战役中,州直各部门认真落实、着力推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地生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实,为全州脱贫攻坚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即日起,本报开设“‘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州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栏目,集中展示我州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得力举措和工作成就。敬请关注。
  记者 马保真 周芳

  甘南州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被整体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全国“三区三州”、全省“两州一县”脱贫重点区域,聚“生态保护、脱贫攻坚、和谐稳定、全面小康”等多重任务于肩头。
  2016年来,我州积极统筹好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关系,专门成立州生态扶贫专责工作组。州林草、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五部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工程,切实履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职责,立足职能,精准施策,强化措施,合力推进,在绿色发展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增绿又增收,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双赢,生态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履职尽责 强化责任担当
  作为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12个专责工作组之一,州生态扶贫专责工作组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协商制定“月报告、季通报、半年总结、年度考核”工作制度,每月以召开沟通会、协商会、通气会等形式,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强化部门横向联动,精心组织推进。
  201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甘南州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甘南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甘南州脱贫攻坚林业扶贫实施方案》《全州生态护林员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脱贫攻坚“抓片包乡镇”督导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台账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共同推进的生态扶贫工作新格局。
  生态扶贫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在生态扶贫工作推进中,州林草局为充分释放工程普惠政策效应,结合行业实际,提出“五个精准到户,一个精准倾斜”扶贫举措,将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偿和林果产业五类林草项目向深度贫困乡村倾斜支持,资金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向全州1.5万贫困户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7.64万亩,落实补助资金6111.8万元,5万多贫困人口受益;向1.54万贫困户安排天然林管护面积38.35万亩,兑付资金386万元;向1.13万户贫困户安排公益林管护面积20.65万亩,兑现补偿297.7万元,通过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林草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林草项目资金助推增收脱贫的作用。
工程普惠带动 做足致富文章
  “我管护的林地面积是519亩,一个月不少于22天巡护,我基本天天都来,现在进入冬季防火期,我有时一天要转两次山呢……”合作市卡加曼乡新集村加科自然村的生态护林员朱春光告诉记者。
  今年45岁的朱春光一家在各项脱贫政策帮扶下盖上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
  “以前我在合作打零工,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家四口人生活越来越困难。后来,村里推选我当护林员,现在,我一个人一年有8000元的工资,可以维持家里的开销。再养几头猪,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朱春光说,巡山不仅是他谋生的工作,在一次又一次与绿水青山的亲密接触中,他下定决心要为家乡的生态保护做一份贡献。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