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民家庭走出的消防救援尖兵班玛南加怀着对生命的敬仰,诠释了什么是最美逆行者。 都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但班玛南加却把它当成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记 者 彭翠筠 通讯员 邓四林 娄渊焘
“如果当初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开村寨参军入伍,也许我现在仍然是草原深处一个不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只会放牛的牧民。这么多年,是消防救援队伍锻炼和成就了我,我要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甘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班玛南加回顾自己23年的成长经历,感慨地说。 1997年,20岁的班玛南加穿上军装,成为甘肃省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改变。 心怀感恩的班玛南加,把队伍当成自己的家,把消防救援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信仰。 “刚开始,我不会写汉字,更不懂汉语,与人交流都有障碍。队长便给我买了《新华字典》,帮我学习汉字,学说汉语。” 班玛南加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克服了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障碍。 “我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我知道消防员的初心,就是要全力以赴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班玛南加很诚恳地说。 因为对生命的敬仰,即使救援工作再困难,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分百努力救援。这是班玛南加在处置各类急难险重任务时秉承的信念。 201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当时,班玛南加还是兰州市消防支队东岗中队的一名战士。他主动请缨,与救援突击队一起火速赶赴玉树参与救援。 到了玉树,班玛南加和队友看着满目疮痍的灾难现场和失去亲人的藏族同胞,他强忍泪水与队友们在废墟中用手刨、用肩扛,即使手指渗出了鲜血,也没有停止救援。当时,救援队没人懂藏语,班玛南加担当现场翻译,使得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月17日,在海拔4600米的结古镇果青村,班玛南加和队友发现了被困的索南格来老人及一名头部受重伤的小男孩。为了给他们信心,班玛南加不停地用藏语向老人和孩子喊话,要他们坚持住,等待救援。后来,获救的老人和小男孩紧紧握住班玛南加的手,流着眼泪,感恩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因在玉树地震救援中表现 英勇,班玛南加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由四级警士长破格提拔为副连职警官。随后,他被分配到甘南州消防支队工作。 工作地点改变了,但改变不了班玛南加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初心。 2016年3月,迭部县腊子口林场发生森林火灾。由于现场山势陡峭、火势凶猛,水枪打出去的水无法到达燃烧点。班玛南加带着13名队友,通过2辆水罐消防车和8台手抬机动泵进行逐级供水,不间断为队友供给补水,直到现场明火被全部扑灭。 灭火救援持续了14天,在这次旷日持久的救援中,班玛南加和队友们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累了就在山坡上休息,饿了就啃几口饼子,每个人的眼睛都布满了红血丝、嘴角起了泡。 2019年7月29日凌晨,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突发泥石流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班玛南加又一次带领指战员赶赴现场救援。到达灾区后,他们迅速对河道两侧未完全冲毁的房屋展开搜救。发现有人被淤泥掩埋在河床下面,立即用铁锹挖、用手刨,终于在短时间内救出了被困人员。 第二天,得知次哇村下游也有一名人员被困,班玛南加和队友们不顾手上的伤痛,再次徒手清理现场展开救援。残砖碎瓦挡住了去路,他们一寸一寸地破拆,被石头压住的地方,他们就一块一块地搬运。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