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彩霞
每当人们经过临潭县牙池公路时,总能看见一个老人在公路两侧扫着大车拉砂溢淌出的砂砾,或者一次次弯腰捡拾果皮、塑料瓶等路人丢弃的垃圾。 老人叫陈彩荣,家住冶力关镇堡子村,五年来,66岁的陈彩荣总是出现在三岔路口至牙扎坎的G248路上捡拾垃圾,每天在4.5公里的公路上往返。 2015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后,冶力关镇村两级积极响应上级政策,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动员全民参与。 “陈彩荣是我们村,也是我们镇第一个自愿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的村民。有了他的带头,我们动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顺畅了很多。”堡子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福贵说。 每天天还未亮,陈彩荣就推着三轮电动车,拿着扫把、簸箕和钳子等工具出了门,来到公路边,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 “刚开始的那几年,父亲骑着摩托车去下峡捡拾垃圾,用几个大编织袋装垃圾,扎牢绑在摩托车后面。看父亲实在辛苦,我还劝父亲几天去一次,或在家休息一天。可是,父亲不答应,总是风雨无阻出门清扫。”陈彩荣的儿子陈海峰说,“2018年5月,镇上给他配了一辆绿盖电动三轮车,这下父亲更勤快了。” “白天,老陈去路上打扫卫生,晚上回家后,他还要收拾家务,我们多次劝他在家里享享清福,可老陈却不愿意,反过来数落我们不热心环境卫生工作。”堡子村村民杨万民这样说。 风霜雪雨,挡不住陈彩荣对家乡的热爱。随着旅游业发展,冶力关大景区游客量日渐增多,为了给游客塑造更好的旅游环境,陈彩荣默默奉献,夏日,被雨水淋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冬天,被汗水湿透的棉衣变成了冰甲。 这几年,陈彩荣家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好,两个孙女也都上了大学,一家人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我享受了国家那么多的好政策,过上了好日子,趁我现在还能动,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心里踏实。” “陈彩荣特别热心村里的工作,他还跟着工作组,给我们作思想工作,让我们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当中。”堡子村村民訾其君说。 陈彩荣用勤劳的双手,不但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打扫得很干净,还把家里收整得有条不紊而又温馨,他家多次获得堡子村环境卫生评比流动红旗。 陈彩荣常对别人说,“作为一名党员,要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保住我们的青山绿水就是保住了发展的本钱。” 因为热爱,风霜吹不散他的热情,雨雪挡不住他的脚步。陈彩荣说:“虽然辛苦,可看着家乡的环境一天天变美,自己付出很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