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拉毛草 通讯员 贡去乎扎西
郎木寺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魅力名镇”之一,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美誉。2020年,碌曲县把郎木寺镇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全面打造“向南通道的‘黄金小镇’、绽放魅力的‘靓丽窗口’”的关键举措,坚持精心规划、精细建设、精美呈现标准,以“一十百千万”工程为有效抓手,大力开展治“脏”治“乱”治“差”工作,郎木寺镇整体形象实现华丽转身,着力重塑领先藏区、叫响全国、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 着力治“痼”,让小镇换新“心” 碌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方位多频次调研郎木寺镇综合整治工作,确定了“坚持‘东方小瑞士’定位,以‘国际标准、藏区特色、高原气质、现代气息’为目标,紧紧围绕历史渊源、民族宗教文化、高原综合特征、党建引领示范等方面充分挖掘郎木寺资源优势,全力以赴把郎木寺打造成精品旅游”的发展思路,坚持常态化调度推进,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县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县乡村座谈会和现场办公会议,分析问题,研究措施,统筹推进。制定《碌曲县郎木寺镇区主街道整体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成立组织机构,下设治“脏”、治“乱”、治“差”、群众工作、安全保障、资金筹措、外联工作、文化挖掘、执纪问责、作风检查10个工作组,理顺工作关系,靠实工作责任,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实施机制,形成了顾全盘、抓本职的工作格局。在全面抓好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合作开发上,先后邀请景域驴妈妈集团、山东水发集团、上海梦睿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接洽谈地企协同发展有关事宜,并委托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开展郎木寺镇全域旅游总体策划,以开放包容大度的积极态度,为最大限度释放出小镇魅力创造条件。 着力治“脏”,让小镇换新容 扎实开展“大排查”活动,对辖区内影响视觉的整治点进行排查,通过层层分解责任,广泛发动群众,统筹治理镇区残垣断壁、废弃住宅、临街搭建的构筑物、简易厕所、电线电网等现象,一些环境“顽疾”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恢复生态绿化约50余亩。持续推进镇区环境常态化整治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日常投入力度,安排专人定期打扫街面道路、宗教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的环境卫生,做到了镇区环境卫生整洁干净。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及张贴公示,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促进环境卫生“常抓、抓常”,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着力治“乱”,让小镇换新颜 整治“居民片区”。郎木寺镇加科卡哇村“乱搭乱建”问题严重,对郎木寺景区整体面貌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顺应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加科卡哇村33户房屋全部进行了拆除,并按照旅游专业村的建设要求,高标准启动重建工作。整治“主道路”。为提升郎木寺镇的整体形象、完善旅游设施功能,对城区达仓路进行改造提升,重新铺设沥青路并对人行道进行改建,目前道路铺设工作已完成建设任务。整治“乱象”。加大巡查管控和集中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启动街区电子监控系统,完善景区车辆停放警示牌,有效杜绝了辖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集中整治街区及农牧村供电、网络、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镇区线路布局,确保全镇电网线路规范、安全、美观。目前,排查出影响视觉的电线电网4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治“乱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定人、定岗、定时、定标准的“四定”制度,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管理,有效遏制了乱占、乱放行为的发生。依法拆除辖区内残垣断壁、废弃住宅及临街搭建的构筑物107处,主干道路两旁违章建筑50余处,简易厕所12处,宾馆、商铺影响视觉的牌子102处,雨棚48家。整治“乱收费”,维护消费者权益。对辖区内乱涨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价格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乱收费、乱涨价、服务差等宰客、欺客行为,景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着力治“差”,让小镇换新貌 以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在全面摸清行业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明码标价、价格公示制度,监督经营单位规范价格行为,提高商品价格透明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辖区内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全面启动企业星级评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辖区内全体经营者的卫生、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提升了综合服务质量。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着力在规范景区管理上下功夫,合理利用原有公厕,在旅游旺季,安排公共厕所保洁人员,定期做好保洁工作,保证公厕畅通、干净、整洁。不断加大景区导游人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导游进行镇情、郎木寺院历史渊源等基本知识专业培训。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未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旅游爱好者从事导游讲解工作,并对景区业务知识进行岗前培训。目前,郎木寺镇共招聘大中专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导游12名。成立旅游协会,实现了辖区内酒店服务业、餐饮业等的统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