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临潭三岔乡:“三个一”模式解决基层监督“大难题”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0年12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通过 三个一 公平 陈燕芳


  本报临潭讯 今年以来,临潭县三岔乡纪委认真履行主责主业,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推行“三个一”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乡、村两级监督“不会、不想、不敢”问题,不断夯实监督执纪基础,努力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一清单,解决“不会监督”问题。该乡纪委按照州、县纪委监委重点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结合重点、日常和专项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动态调整制定每月监督任务清单,明确监督重点,交办各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一落实。
  一报告,解决“不想监督”问题。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月底向乡纪委按时上报月报告单和工作台账,并在会上将本月交办清单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向乡纪委进行汇报,从思想观念上努力扭转不想监督的局面。
  一评议,解决“不敢监督”问题。该乡纪委通过走访党员和群众,听取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意见建议,对各村务监委会每月一报告内容及履职情况进行核实并进行评议,对不正确履职或者民主评议不称职的进行约谈处理。
  “以前不知道汇报工作说点啥,因为平时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好了,乡纪委每月下发监督任务清单,我们开展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监督也有了实效,这个月参加‘三资’监管2次,开展监督检查3次,入户走访贫困户5户……”在11月份的汇报会上,斜沟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武吉红说。
  通过“三个一”工作模式,积极督促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一线监督作用,不断提高村级监督本领和履职能力,有力推动了基层干部廉洁、公平、高效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陈燕芳)

  (上接一版)
统筹规划 保障促民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为就业民生保障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为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州扶持农牧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发了708个乡村公益岗位,并根据劳动力返岗滞留不能外出务工和防疫工作需要,增加开发了665个临时乡村公益岗位,过渡性安置有就业愿望、暂时难以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2020年夏河县把家中不能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从事乡村保洁、道路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夏河县人社局副局长桑吉告诉记者。
  在公益性岗位的选人用人上,严格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科学合理、总量控制”的原则,规范有序设置公益性岗位,对已开发岗位和聘用人员进行全面筛查,对有些工作量不大的岗位人员,调整到乡村保洁等岗位或增加工作量。
  同时,在全州建立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把加强劳动力培训作为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5194人,完成9400人指标任务数的161.6%,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934人,完成1600人指标任务数的308.4%。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忠表示,下一步甘南州人社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继续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巩固拓展转移就业工作成果,有序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