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尕藏嘉 通讯员 万守军 “入冬后,合作市区及周边的旅游点都关门了。听朋友说卡加曼乡的鸿玲农家院还在正常营业,今天和家人专程过来,觉得饭菜味道还不错,价格也便宜。老板大姐十分热情,服务态度也好,他们家的腊肉、洋芋都很有乡村特色,值得推荐给朋友,给鸿玲农家院点赞。”来自合作市区的客人李先生说。 近年来,卡加曼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农牧村党员带头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生产模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卡加曼乡以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发挥“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作用,通过党支部指导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牧户的方式,进一步延伸和放大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带民致富的路径。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村党支部与合作社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帮助村民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同时,创新生产理念,因村制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支持农民合作社作为发展农牧村经济、推广乡村旅游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合作社实现专业化经营。 “能人+党员+农牧户”发展模式,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开展能人“一包一”,一个“能人”联产包保一个村组,为村组内群众及时提供种植生产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开展党员“一帮一”,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 截至目前,通过“能人”结对帮扶,实现困难户转移就业200余人,开展党员“一联一”,一个党员至少联系发展一名党员,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党性教育+生态旅游+乡村文化”体验模式,发挥党建文化支撑作用。合作社充分利用蔬菜大棚、生态旅游、花卉基地及周边现有土地、森林等资源,推进生态融合多样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基础服务多样化、经营服务规范化、服务设施现代化,打造党性教育、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绿色生态和农牧村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满足合作市旅游市场的需求,带动辖区群众增收致富。 “联户长责任制”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为树立良好的乡村旅游形象,卡加曼乡创新推行“联户长”工作机制,按照“政治上靠得住、群众中有威望、工作时能担当”的要求,采取党支部、村委会选定和村民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优先从带动力强的党员中选聘联户长,合理优化提升联户长中的党员比例;对作用发挥好的联户长,经党组织考察后,优先选配到村“两委”中任职,积极构建“农牧户吹哨、联户长报到”服务模式,全力做到“群众吹哨、联户长报到、联保周到”,有力提升了村级治理科学化水平,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