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建舟
“要调整产业结构,支持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重点解决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基层乡村医生短缺、全科医生总量不足”…… 越来越多的“民生事”,装进了代表的心里,被带到省“两会”上。 听着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忙碌记录的过程中,眼、耳、心开始变得明亮。多么熟悉的声音,在我们日常采访中,都曾听到过看到过。 这是民声,也是民生。 “这次我把‘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上升为国家公园,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区域和高度重视草原畜牧业发展’几点意见带上‘两会’,希望得到关注,同时我也会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利好消息带回去,告诉大家,大家一定会对过上美好生活信心百倍。”安锦龙代表说。 代表的议案建议中,许多热点议题同普通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保障多一点、支持大一点、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差距小一点……代表议案中,民生的“含量”越来越高。 再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一些干部代表,发言时套话少了,照本宣科念报告的没了,话题直击“民生”。拉毛草代表在讨论发言中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自农牧场的基层代表,我要为群众说点话。”十几分钟的发言,基本都是围绕基层发展和群众增收的话题展开。 每个代表都郑重提出建议,而这每一个声音背后是千百个声音的表达,他们关注、讨论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儿,关乎你、关乎我,关乎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