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扎根扶贫一线勇立新功
——我州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2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马保真 周芳


  记者 马保真 周芳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甘南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下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奔赴攻坚一线,精准帮扶、精准发力,将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前沿。
  全州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不仅下得去,还待得住、干得好。他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施策,认真制定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千方百计解民忧、纾民困,带领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帮扶成效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选优配强打造驻村帮扶“主力军”
  在扶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宝贵的扶贫资源是干部。
  2019年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决定,调整充实甘南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强化驻村帮扶工作体制机制,要求各帮扶单位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到一线打攻坚战。紧盯临潭、舟曲两县脱贫摘帽和其它六县市巩固提升重点任务,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统筹各级帮扶力量,提早谋划部署,累计召开1139次常委会、帮扶领导小组会、推进会、现场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及帮扶工作。
  一系列制度,明确靠实了州、市县各级主体责任、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以及帮扶单位到村帮扶、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的责任,实现了深度贫困乡村全覆盖。
  “因村派人精准”,是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我州严格把关,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工作队长。当前,全州共有帮扶单位869个,帮扶干部20699人,帮扶669个村37261户贫困户,形成了单位到村、干部到户、工作队驻村的帮扶工作格局,全州帮扶力量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2020年5月,再次向各县市增派补派了235名省、州、县直属部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将各级帮扶单位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的帮扶资源、最优秀的驻村帮扶干部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凝聚起“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强有力的脱贫攻坚帮扶阵容。
真情实意当好贫困群众“贴心人”
  “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结合‘三变’改革,确定贫困户如何入股,如何分红,如何获得收益……想好好干,不要说全村脱贫,就为查居村这几年的稳定发展,做出点应该做的贡献”。帮扶干部杨海云在日记中这样写。
  州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杨海云,2017年9月起挂职迭部县查居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他到村任职后与驻村帮扶队成员一起夜以继日对查居村2个自然村127户农户展开“地毯式”入户摸底,尤其深入走访45户精准扶贫户。细与实、勤和谨是他做事的原则和工作抓手,贫困村如何发展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入户走访就属他问的最多最细,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琐碎小事,他都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他经常说:“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大事。”他从群众最亟待解决的事情入手,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查居村地处偏远,沟壑纵横,上山的路出了名的难走,8公里村道,弯道急、上坡陡、路基不稳、常年滑坡,这条路被称为“三十八道弯”。
  经过杨海云向县主管部门、帮扶单位多次汇报,积极争取,2018年底进村道路终于重新维修,以前的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难心路”变成了“幸福路”,群众在脱贫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快;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较差,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的现象,他积极协调争取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村容村貌整洁了,户内“七改”实施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贫困村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在于有一个好书记、好队长,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州各级驻村书记牢记党的宗旨,聚焦脱贫攻坚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时刻关注民计民生,用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架起了“民心桥”,铺筑了“致富路”,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捂热了群众的心田。
真帮实扶誓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帮扶干部如何才能干得好?
  我州对照精细精确精微“绣花式”扶贫要求,聚焦到户扶持这一核心,组织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共同商议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让帮扶干部明白怎么帮、群众知道怎么干,因户因人研究提出“点穴式”帮扶举措。
  为了提高驻村干部精准帮扶能力,我州进一步加强与东部帮扶市区的人才交流支援,天津市向我州增派挂职干部34名,选派19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送医送教上门”活动,我州选派41名干部到天津市挂职锻炼,11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中组部等4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先后派出128人次到我州各县市开展座谈交流、对接协调等工作,选派9名挂职干部分管帮扶县脱贫攻坚工作,4名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