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走进群众心里 践行扶贫诺言
——记临潭县新城镇羊房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周学辉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3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张彩霞


  记者 张彩霞

     《五律·重任》
  ——赴临潭县新城镇扶贫有感
  村村宣国策,应召去扶贫。
  一摞寒酸账,三年满意民。
  心中沉石落,笑里瘦腰伸。
  挥笔成佳句,同游华夏春。
  这首五律诗是周学辉到新城镇羊房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后完成的。
  周学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扶贫岗位上,周学辉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带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州、县有关脱贫攻坚文件、扶贫政策等。
  在实地调研和结合村情的基础上,周学辉撰写了《2018—2020年羊房村脱贫攻坚行动规划》作为羊房村脱贫攻坚指南,完成了帮扶工作队十五项基础资料,组织大家补充完善村级、党建、户级资料,特别是一户一策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装盒,以便快速查找,各项扶贫工作有序展开。
  “当时羊房村的村道是高低不平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车辆无法行走,若夜里有急性病人或产妇要去医院,那就需要用担架抬着出村。饮水来源是山泉水,水量不足且有季节性缺水现象;村容村貌及群众精神面貌都较差,产业化程度很低,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很弱,没有产业化项目,也没有其他科技扶贫项目,村集体经济为零,属于空壳村。当了解到这些情况,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周学辉说。
  周学辉凭借自己长期深入农村一线搞农业科研,了解农村现状的优势,分析确定了优化羊房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构想,即以草产业为渗透,以劳务输出、种植业及养殖业三驾马车同时驱动的产业扶贫总体思路,以产业促进脱贫攻坚。
  2018年,周学辉撰写了《临潭县春茂土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蜜蜂产业带动脱贫》项目申请书,并多次向领导汇报项目计划,带队衔接县相关部门,终于争取到了10万元的前期建设与带动项目,又于2018年底争取到88万元的蜜蜂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项目。
  该项目以入股分红和自养两种形式运作,对入股的63户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对25户自养户每户发放10箱蜜蜂并派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2019年自养户实现户均2000元的产业收益;2020年实现了贫困户蜜蜂自养全覆盖。
  “蜜蜂产业项目带动了全村86户及刘旗村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群众家庭收入,加快了羊房村的脱贫步伐。”羊房村原党支部书记魏永亨一脸欣慰。
  “只有把群众当做朋友,真心走进他们心里,了解他们疾苦和所思所想,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周学辉说,“贫困户张五十家有9口人,全家有耕地13.5亩,有4个劳动力,一个孙女为残疾人。张五十文化程度低,刚开始对驻村工作队宣传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不太理解,也不支持我们的工作。”
  周学辉同其他队员多次去张五十家作思想工作。鼓励其侧重蚕豆、油菜、中药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为大女儿和女婿联系务工地点,又积极争取到2.5万元补助资金扩建住房面积,同时通过生态扶贫、安置公益岗、残疾补、雨露计划、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从而使张五十家人均纯收入在2019年底达到近1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要是没有周书记,我们家到现在也脱不了贫。”羊房村群众张五十感激地说,“现在,我女儿和女婿在南方一个工厂打工,每月工资1万元,而我每年仅分红拿到3600多元。”
  “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87岁的老母亲不小心滑倒,导致左腿骨折,我未能床前尽孝,在母亲去世时,也没能见她最后一面。”周学辉遗憾地说。
  “在周书记的带领下,羊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村民文明程度及社会风气正在不断地向好的方向改变。贫困户的脱贫意识明显增强,“要我脱贫”的思想明显消除,“我要脱贫”蔚然成风。”羊房村党支部书记肖福星说。
  “成绩已成为过去,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优势。”周学辉坚定地说。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