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就业有渠道 脱贫有门路
——临潭县就业扶贫工作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3月0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张彩霞


  记者 张彩霞

  不落一户,不掉一人。近年来,临潭县立足实际,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以提升劳务输转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强化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群众创业就业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稳定增收渠道,群众生活有保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通过县里的就业培训,让我的娃娃掌握了电焊技术这项技能,现在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真的很好。”古战镇古战村王娘娘代的母亲对孩子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王娘娘代是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农家孩子,由于他从小不能说话,也没有上过学,身无技能的他只能干最苦最累的工作。2015年,他通过县上举办的电焊技术培训,学了电焊技术后,这几年一直在一家修理厂务工,每年年均收入五万元。
  为进一步增强农牧民亦工亦农的就业本领,临潭县不断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需要和农牧民群众就业需求,举办了中式烹调师、电焊工、木工、钢筋工、砌筑工、装饰装修工、中药材种植员、家禽养殖工、刺绣、家政服务员、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群众培训需求,有力地提升了贫困群众依靠技术技能就业和发展产业的能力。
  “以前怕上当受骗,又怕企业拖欠工资,这次有政府搭桥,来的都是正规企业,我心里踏实。”武小梅说。
  武小梅是长川乡长川村的一名贫困户,她以前一直想外出打工,但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她一直在担心,去哪里打工?工作环境怎么样?收入稳定不稳定?
  2019年8月,当包村干部告诉她县上正在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现场招聘会时,武小梅与村里年轻妇女便去县上参加了招聘会。招聘会上,经过详细询问与对比,武小梅与天津市的一家企业签了约。
  近年来,临潭县加强与省内外企业、劳务中介机构和天津市东丽区相关企业衔接沟通,掌握用工需求,统计用工信息,张贴“务工二维码”,将用工信息精准送到群众手中。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电视、广播等多渠道、多途径推介企业用工招聘信息50余期,提供就业岗位30000余个。同时,畅通企业用工和求职人员双向选择渠道,开展就业专场招聘会40余场,为全县劳动力就业务工架起了桥梁。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响,临潭县通过乡镇初审、人社复核,对符合劳务奖补的务工人员和企业进行交通补贴、劳务奖补、生活费补贴、生产经营主体奖补等一次性奖补,对符合奖补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边缘户11878人,落实劳务奖补资金共计2518.31万元。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基,是千家万户小康幸福之源。2020年,全县输转劳动力4.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6亿元,共认定10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320人,发放“扶贫车间”奖补资金20万元,发放企业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21家,共计105万元,发放一次性就业创业补贴488家,补贴资金244万元,为灵活就业人员拨付社保补贴123人,71.82万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