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芯片上树,绿币上路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3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给树装上芯片,实现在线监测,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并不是新鲜事。在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里,旌德县庙首林场职工陆刚说起这件事如数家珍。
  “两年前,我们给这棵树装上芯片,让它有了‘身份证’,相关数据信息跟县林业局后台连接。若有人想盗挖,一触碰到它,后台就能监测到。”陆刚指着一棵华东楠告诉记者。
  旌德县素有“山区小县、林业大县”的美誉,现有林地面积97.7万亩。2017年6月,该县探索推行林长制,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体系,运用“智慧+”技术手段,建设珍贵野生植物智能管理系统,实行芯片监测,重点保护。
  “我们通过野外太阳能板为室外阅读器供电,建立基站4个,对87株野生映山红和27株华东楠植入有源RFID芯片。”旌德县林业局副局长张学祥说,经过基站读取区域内植物体内芯片后,实现电脑或手机端后台管理系统精准定位、远距离管理。同时,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科技手段,旌德县启用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感知、生态资源监测、“互联网+”云平台等方式,推动林长制改革的“智慧升级”。
  在旌德县林业局,记者点开“旌德县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看到7个模块内容,分别是林长制综合信息平台、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经营管理、林权管理服务、生态护林员、森林应急减灾和公众信息服务。
  走路能领绿币,还能兑换生活物品。2019年10月开始,旌德县建立推广“两山”绿币奖励机制,开发了“两山”绿币小程序。“两山”绿币是对居民绿色行为进行奖励的一种虚拟币,居民在现实生活中参与护水治水、护林植树、绿色出行等活动,获得相应数量的绿币奖励,可以兑换生活物品、进行线上生活缴费和公益捐赠等,以此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健康生活理念。
  每天上网查看绿币数量,成为市民叶志天的生活习惯。“不管是护水、护绿,还是步行运动,都能领到绿币。”叶志天说,前几天,她用绿币兑换了矿泉水,“在旌德,绿色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普通群众的生活中。”         (据《人民日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