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尕藏嘉
“喂...喂...楞书记,你在哪里,村里的自来水坏了,大伙吃不上水,排查了一天也没有找到问题。”刚参加完市上“两会”的楞木代接到新任村支书楞本才让打来的电话后,急急忙忙骑着摩托车往村子赶。对他来说,群众吃不上水是大事。 楞木代对村里自来水管的分布一清二楚。赶到村子后,他的手脚已冻僵,但顾不上暖一暖,在详细询问情况后,便带着楞本才让等人四处排查。原来是群众拉毛杰家分户的水管出了问题,楞木代组织群众挖开水管进行修理。下午,村里的自来水通了。 1966年8月出生的楞木代,是当年合作市勒秀镇吉利行政村唯一的高中生。21岁的他,在群众、村干部、镇党委的极力推荐下成了村文书,从此踏上了33年的村干部道路。33个春秋,是他日复一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33年,是他殚精竭虑为民解难题的33年,也是农牧民群众逐步走上小康路的33年。 西热布是吉利村的贫困户,一个人住在一间老式土屋中,靠着几亩青稞地生存,日子过得非常艰辛。2014年,在楞木代的积极协调下,西热布被纳入建档贫困户,为他解决了一辆农用拖拉机。 “没有楞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在他的帮助下,我盖了新房,有了积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感谢楞书记!”西热布激动地说道。 33年来,楞木代最关心的是群众的钱袋子,最期盼的就是群众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自脱贫攻坚以来,他经历了吉利村脱贫摘帽的全过程,见证了群众生活的改善,如今的吉利村房屋越建越漂亮,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大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为群众服务的这33年是我这一生中最光荣、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村子美了、群众富了,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虽然退休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还要在乡村振兴、‘五无甘南’建设中发挥余热。”楞木代饱含深情地说。 2020年村级换届开始,担任村支书13年的楞木代主动找镇党委书记谈话,他认为新时代需要年富力强、学历高、思路清、干劲足的年轻人担任村支书,这样有利于吉利村的发展。 楞木代虽然离任了,但他的心里依然装着群众,他手把手地教新任村支书如何与群众沟通、交流,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我热爱吉利村这片土地,能为吉利村奉献一生,是我最大的荣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