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州住建局坚持扶贫扶智相结合,着力为贫困群众想办法、出点子、鼓干劲、树信心,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多次举办农家乐、农村电商培训,使贫困群众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能,找到了致富门路,走上了脱贫之路。 记者 张继元
全州脱贫攻坚及巩固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州住建局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选调精兵强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农村环境整治为契机,以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帮扶计划,积极争取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强化帮扶责任,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为困难群众解难事、做好事。 州住建局结对帮扶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杨家桥村,单位领导集体携手工作队、第一书记,始终把扶贫攻坚帮扶使命与责任放在心,摆在位,立于行,深入贫困户调研,了解贫困户收入情况,支招农副产品销路,解读扶贫政策,倾听贫困户心声。 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城关镇教场和杨家桥村普遍存在居住房屋老破旧的问题,多次向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汇报和衔接争取,最终在教场和杨家桥村实施了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实施道路硬化、污水管网埋设、自来水入户等项目,总投资7305万元,彻底解决了群众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 城关镇教场村69岁的马友林,由于丧失劳动能力,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土坯房里,州住建局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向老人讲解国家扶贫政策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同时与镇政府衔接,协调资金。经过驻村帮扶工作队、乡村党员干部及热心群众的帮建,如今马友林家的新房已完工,老人心里的“疙瘩”一点一点地解开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家搞重建了,按重建标准给我补助了4万元,我个人自筹了点,把以前的旧房拆了后,重新修建了新房。现在全家能住上新房子,我感到很高兴,很幸福。”马友林说。 城关镇教场村党支部书记张昌奎说,这几年通过国家的好政策,州住建局帮扶教场、杨家桥两个村,一个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全覆盖,另一个村基础设施铺设了污水管网、自来水管网、雨水管网、整村道路硬化全覆盖,村子的变化特别大。 为破解增收瓶颈,州住建局积极进行产业帮扶,帮助帮扶村成立了帐篷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并想方设法解决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增强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 临潭县柒伍捌帐篷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马而南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州住建局帮助公司贷到了10万元,帮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公司发展状况良好,并为周围邻居和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 为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州住建局积极衔接天津援建项目,为帮扶村解决环卫服装100套、垃圾清运车2辆,完善了环境卫生设施。帮扶工作队队员还积极直播带货,为帮扶村农产品代言和宣传。目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州住建局驻临潭县城关镇杨家桥村第一书记牛晓兰说:“单位派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我积极参加了党建引领电商直播带货人才培训班,后期通过快手、抖音,微信等公众平台宣传村上的农产品。截至目前,共销售农产品200多单,销售额3万多元,并为我们村的蚂蚁电商成功签订了价值5.7万元的销售合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做足绣花功夫,为乡村振兴、‘五无新甘南’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