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拉毛草 通讯员 王莉芳 曾经,在碌曲草原涌现出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牧业学贡巴”的时代楷模村——贡巴村。今日,又涌现出了生态旅游第一藏寨——尕秀村。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碌曲县委、县政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大力开展“六化”“五改”设施建设,并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尕秀、富裕尕秀、和谐尕秀,告别了尕秀村民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前世”,开启了尕秀村民嬗变亮丽的“今生”,尕秀村以生态旅游第一藏寨的名片,成为新时代藏区秀美生态乡村建设的又一样板。 党旗飘扬 打造生态环境秀美的新尕秀 2017年,甘南州委、州政府以把尕秀村打造成“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为目标,吹响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共赴尕秀村,打造环境秀美新尕秀的集结号,按照尕秀村的区域特点、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因势利导,在顺势而为中有序铺开。 碌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制定推进方案,成立了“样板村”打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州委、县委的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带头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展示出了一方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众志成城的干事热情,使样板村打造过程成为转变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锤炼党员队伍的过程。 抽调4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尕秀村,开展“手握手、心连心,共建美丽新尕秀”活动,参与宣传教育、室外整治、室内美化、村庄绿化、产业指导等各项工作,有意识地给青年党员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县直各单位、尕海镇党委、尕秀村党支部也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大力开展“六化”“五改”设施建设等工作,为尕秀村打造汇聚了强大合力。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尕秀村农牧民群众也逐步转变了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主动参与到美好家园的共建当中,积极推行“两清一建一确保”“五户联保”机制,“把草原当做背景来烘托,把村庄当做风景来打造,把家庭当做盆景来培育”,通过厨厕改造、节能锅炉、光伏发电设施提升,巷道建设、文化广场、标牌标识合理布局,老村街、村史馆、智慧牧场高标创建,实现了户内外、村内外的美化绿化和亮化提升。 据统计,自2006年实现定居以来,碌曲县委、县政府先后整合落实各类项目资金7890.8万元,群众自筹826.3万元,新建游牧民定居点244户,并对先前搬迁到国道213线两旁的195户定居户进行了改造提升,先后投资新建了尕秀小学、尕秀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文化体育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极大改善了尕秀村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村容村貌。 党建引领 打造产业强村民富的新尕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看着村容村貌一天天美起来,党组织又把目光聚焦到群众的“钱袋子”上来。碌曲县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第一要务,立足尕秀村旅游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帮扶”项目,着力搭建新的产业发展平台。 尕秀村党支部瞄准旅游产业发展前景,依托国道213线便利的区位优势,以打造“全州第一个村级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积极推动全村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转变,完成了草畜平衡、生态修复和农牧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既定目标,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丰收。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突出民族化、特色化、差异化,注重藏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深度交融,采取“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群众开办”的营业模式,党员户纷纷带头,高标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牧家乐67家,大力实施智慧旅游、智慧牧场、草原帐篷城等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村级“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发展链条。 乡村旅游,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尕秀村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投资1.75亿元升级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游步道、旅游厕所、帐篷营地等配套设施。 2020年,尕秀村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0万人次,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径。 尕秀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先后注册成立了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自运营以来,实现网上销售畜产品、藏区特色手工制品,营业额达20余万元。积极吸引康辉旅行社等省内外企业长期运营合作,解决就业岗位70余个,积极牵线燎原乳业同尕秀村合作并签订意向性协议,计划流转草场10万亩。 同时,针对尕秀村资源、资金、人员结构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加大扶贫创业培训力度,大力推动“三变”改革,创造性地探索出“5+1”模式:尕秀村民投入29.7万元现金入股村集体经济,通过贫困户30%、一般户40%、村集体经济投资风险金30%的“334模式”进行投资分红;在积极整合东喀尔自然古城风貌、晒金滩帐篷度假中心、牧家乐、民间弹唱艺术团及东喀尔马队、电子商务等5大主体板块的基础上,依托光伏发电产业投资609万元注册成立投资公司,建成254户3000瓦光伏发电设备。通过“公司+牧户”的经营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280万元,分红资金达到90余万元,仅光伏发电一项户均分红收入达到2500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 2020年5月,在尕秀村党支部的牵头下,尕秀村东喀尔集体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与甘南羚城佳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就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订了框架协议,用以解决尕秀村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大力推进了产业发展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也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一系列脱贫举措,摸索出一条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的经验之路。尕秀村借着农牧村“三变”改革的东风,通过将“党员聚在产业链”,实现了“群众富在产业链”,开辟了特色文化旅游和环境革命、精准脱贫、全面小康融合推进的生动局面。 党建助推 打造和谐文明的新尕秀 碌曲县委、县政府切实瞄准尕秀村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关键点,为30名思想政治好、热心集体事业的农牧村党员逐一认领了政策宣传岗、环境整治监督岗、矛盾调解纠纷岗、基础设施维护岗等13个工作岗位,调动无职党员在引领群众参与样板村打造工作中的积极性。 以“党员争先锋、群众得实惠”为目标,通过民主评选创建“党员先锋户”“党员示范户”8户,增强了农牧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尕秀样板村建设汇聚了正能量。此外,碌曲县委组织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尕秀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完善村级民主治理,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指导村支部合理优化功能室布局。同时结合农牧民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阵地建设需要,依托“晒金滩”帐篷城,率先建成碌曲县农牧民党员之家、设立党员先锋服务岗,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阵地建设,提升了党建实力。 尕秀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拉毛加等先进人物,充分彰显了尕秀村党务政务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的尕秀村,和谐发展的景象扑入眼帘,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一排排整洁的院落体现着新村的文明与健康,一幅幅精美的墙画描绘出村民致富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