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王玉明: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5月0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刘晋 高淑兰


  记者 刘晋 高淑兰

  我国古代就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是弘扬着工匠精神。在洮砚之乡卓尼有许多人热爱、传承、保护着洮砚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玉明就是其中一位执着践行工匠精神,致力于传承弘扬洮砚文化的人。
  提起洮砚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扣之无声等特点享誉海内外。历代文人、学者和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在采访王玉明的过程中,我们近距离欣赏了精美的洮砚作品,感受着它晶莹如玉的触感,被洮砚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所震撼,我们不免感叹,原来工匠精神,就是这细微处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
  王玉明出身于制砚世家,毕业后拜当地洮砚雕刻名师为师学习洮砚雕刻艺术,由于他悟性过人,又勤奋好学,很快成为当地雕刻者中的佼佼者。
  砚雕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从设计开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对雕刻者的技艺是一种极大的考验。王玉明通过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最终成为卓尼知名的洮砚大师。
  1997年,他的作品《画龙点晴砚》被甘肃省作为香港回归的赠礼之一赠送香港。2007年,他的巨型洮砚作品《红楼梦砚》填补了中国古典文化以砚的形式展现的空缺,创下了砚界之最。2009年,他的作品《祥龙护宝》被国家财政部永久收藏,为宣传洮砚文化做了巨大贡献。
  王玉明在自身技艺取得一定成绩后,他更加重视洮砚的传承和发展。2018年9月,王玉明任教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学院,培养非遗高技术人才。近年来,王玉明已陆续培养了近500名洮砚雕刻高技术人才,其中6人被甘肃省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王玉明并没有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探索洮砚的文化内核,他专门编撰了《洮砚的鉴别和欣赏》一书,此书现已出版发行,为更多人了解洮砚提供了便利。
  正是有了王玉明在洮砚雕刻技艺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执着与热爱,他先后被评为中国民协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荣获了“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玉明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正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