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王秀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5月0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的真谛 甘南州


中国梦·劳动美 ——我心向党
  记者 刘晋 高淑兰

  在舟曲县大峪镇老地村,提起王秀云,村民们纷纷称赞她是个热心善良的女强人。2009年,外出务工的王秀云返乡后,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干劲,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姑娘成为老地村的致富带头人,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
  2006年9月,王秀云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新闻系。一年后因经济原因辍学,同年5月参加舟曲县人事局组织的“金桥工程”去深圳打工。
  去深圳务工的王秀云明白,这只是她暂时的谋生手段,她并没有因辍学而放弃学习,而是边打工边学习,不断思考家乡为什么穷,穷在哪里,怎样可以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在深圳历练了几年后,回到家乡的王秀云在家人支持下租地种草,建设圈舍,从山东引进良种母牛50头,繁育繁殖,踏上了艰辛的养殖之路,2011年,成立了舟曲县大峪镇老地众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草定畜”是草食畜牧业的基本定律。为了解决养殖场饲草问题,为养殖场提供更多优质青贮玉米秸秆,王秀云鼓励农户种植紫花苜蓿,为种植困难户发放了60袋面粉,还为种植户发放60捆地膜,增加地膜覆盖玉米种植面积,为养殖场保障了饲养供给。
  王秀云的努力没有白费,2014年2月,她的合作社被评为“甘南州先进示范社”。2016年,县扶贫办和镇政府为合作社注入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与老地村22户贫困户签订养殖协议,每年为22户贫困户发放价格不少于1100元的优质羔羊,让贫困户饲养,连续发放四年;2017年合作社被省农牧厅评为省级示范社;2018年,合作社被大峪镇政府定为乡级“三变”改革试点;2019年,合作社被县上相关部门认定为扶贫车间,并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到场务工。
  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王秀云“从不满足”。2019年,王秀云在舟曲县妇联的扶持引导下,利用妇女创业扶持贷款在峰迭新区创办了“云之绣手工作坊”,组织教授留守妇女、陪读宝妈通过制作销售舟曲传统手工艺品增加收入,为村民增收致富搭了台子、引了路子。
  疫情期间,王秀云主动提出“我是党员我先上”,在抗“疫”一线,认真摸排宣传,坚守在香杭村疫情监测点上,做好出入车辆、人员的登记与排查工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为大峪镇抗击疫情工作捐赠1万元,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几年的艰苦奋斗,王秀云一步一个脚印践行了“天道酬勤”的真谛。她先后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南州“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和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甘肃省劳动模范、舟曲县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暴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