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 太湖东山的杨梅、西山的枇杷极甘美,我吃过,他乡不及也。不独如此,太湖东山所产碧螺春,为茶中翘楚,有“天下第一”之美誉。 碧螺春美而不艳,犹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轻抚人心。 碧螺春泡在水里,映得杯子淡茵茵的,像齐白石、张大千笔下的瓜果册页,让人心旷神怡。再看看杯底,叶底漂亮可人,鲜绿青嫩,慢慢伸开手脚,仔细看,能看见茶叶冒着细细的小泡。碧螺春泡在水里,是绿色的雪呢。 碧螺春之名颇好,“碧”是说茶色,“螺”指茶形,“春”喻茶味,三个字写在纸上风流蕴藉。 朋友说喝碧螺春,春天是最好的时令。春日清晨,泡一杯碧螺春,应景也应时令。玻璃杯里春意迷离,玻璃窗外桃红柳绿,心情一下子清淡了。碧螺春的味道也清淡,清而澄澈,淡而丰腴,入嘴一股鲜气。轻咽入喉,鲜气下沉,仙气上浮,隐隐在红尘之外。 这些年,总会存一些碧螺春留着秋冬季喝。秋意起时,北风来兮,大雪天,寒雨时,喝红茶之前或者之后喝一杯碧螺春,能冲淡一肚子的萧瑟。茶水一泡泡淡下来,一个早晨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慢悠悠过去,身体里有枯木逢春的喜悦。喜悦之外,欣欣向荣。绿茶的好,一言以蔽之,正是欣欣向荣、郁郁葱葱吧。 碧螺春最初产于东山碧螺峰石壁上,据说种子由飞禽衔来。原为无名茶,后有乡人将茶纳入怀中,茶叶受热,发出异香,大家闻到了,说“吓煞人香”,并以之为名。康熙南下时,喝到这款茶,觉得“吓煞人香”俗了,遂改名为“碧螺春”。 据说碧螺春有兰香,我大概是喝多了兰香茶,习以为常于是麻木,没能觉出,倒是喝出了梅香。兰香是君子之香,梅香是隐士之香。兰香也好,梅香也好,香让茶味多了想象的空间。 前一晚用桑皮纸将碧螺春包好放入已经开放的莲花中,早起取出冲饮。两泡之后,莲香沁脾。此人是汪星伯,周瘦鹃先生文章中写过。 一杯碧螺春,带着江南的气息、植物的气息、明清的气息。好茶总有一段历史。 (摘自《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