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红军长征否极泰来的一块宝地
——红一方面军长征过甘南别述(下)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7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韩小东


  攻破腊子口 下活北上棋
  腊子口是藏语“腊子库”的音译,语意是“山崖绝壁中间的河谷通道”。后来打下腊子口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舒同评价:“腊子口的险要远胜于娄山关,悬崖绝壁、河流横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驻守腊子口的是甘肃军阀鲁大昌,蒋介石为了利用鲁大昌阻击红军,给了他新编14师的番号,下辖3个旅7个步兵团,又1个骑兵团、1个机炮营,兵力1万5千人。
  鲁大昌派第6团团长朱显容率5个营防守腊子口,并设立了三道防线。第一道,设在腊子口前面的桑巴卡郎山。第二道,设立在腊子口,依托天险修建数座碉堡为核心阵地。第三道,设在腊子口后面的朱力沟口,两条小河交汇处。
  9月16日,红4团1营攻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下午14时,将残敌一路追到了腊子口。1营长季光顺随即率部与守敌首先接火,久攻不下。
  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就进退失据,陷入困局。即不能东出陇南、又不能西入青海、更不能南退四川,政治上、军事上面临空前压力。
  主席一路焦急,冒着雨雪赶到距离腊子口不远的朵里寺,向林彪、聂荣臻等人部署了攻下腊子口的战斗任务,下定决心,必须攻破。
  随后,陈光师长、肖华政委、舒同主任深入腊子口前沿阵地,与王开湘、杨成武一道观察地形,研究攻略。
  针对沟口狭小不利部队展开,敌人碉堡没有顶盖,两侧山崖没有敌人防守的弱点,研究决定:由杨成武率2营正面强攻。王开湘率1营,由苗族战士带长钩绳子开路,引导战士爬上绝壁,绕道右侧山崖,向山下投掷手榴弹,进行侧后攻击,两路合击一举拿下腊子口。
  红4团2营6连开始持续进行正面佯攻,一直打到17日凌晨2点,掩护1营攀爬悬崖。
  这时,林彪、聂荣臻、左权就站在相距沟口200米远的树林里,敌人的子弹不时飞进树林,2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刘发英中流弹后牺牲。
  正当2营6连,从桥下、桥上、左侧坡壁,再次组织正面强攻时,腊子口背后的半山腰升起一颗白色信号弹和一颗红色信号弹,迂回部队开始进攻,红4团两路夹击攻克第二道封锁线。
  驻守第三道防线的敌军,听到岷县援兵将至,继续负隅顽抗。没想到鲁大昌一心想固守老巢岷县,只派了几个人送来几箱炮弹,并没有援兵,顿时丧失了抵抗意志。
  17日清晨6时,红军一发起攻击,防线一触即溃,残敌逃向岷县。
  红军仅用了1天1夜的时间,连续突破敌人三道防线,彻底占领了天险腊子口,迅速打开了北上陕甘的通道。
翻越达拉山 留下千古篇
  关口一破,全盘皆活。
  突破腊子口,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军阻挡红军北上的企图,而且证明了中央和主席北上的政治军事路线的伟大和正确。
  主席和战士们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9月17日到19日间,红军穿过腊子口,进入朱力沟,翻越达拉梁(岷山),即将离开甘南。
  在去白龙镇(哈达铺)的路上,主席站在岷山顶上,西望昆仑,北眺洮河,回顾来路,看到千里岷山秋日里漫天飞舞的大雪,看到意气风发、蜿蜒行进的红军战士,主席触景生情、诗意萌发习惯性地开始酝酿吟诵诗篇,写下了《七律?长征》和《念奴娇?昆仑》的初稿。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短短十四个字,道出了主席在长征途中心境从焦急忧虑到胜利喜悦的转换。《七律?长征》是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它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词语雄浑,气势磅礴。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
  这一首诗、一曲词,和主席在长征中过翻越“五岭”时写下的《十六字令?山(三首)》,四渡赤水后写下娄山关战役的《忆秦娥?娄山关》,和后来过即将到达陕北,翻越六盘山写下的《清平乐?六盘山》,成为传唱长征精神的千古诗篇。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阻碍,到延安采访,主席亲笔抄写了《七律?长征》给斯诺,让西方和全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和伟大的长征。
  红军过了甘南,进入了新的天地,中国革命开始翻开新的一页。
  一年之后,红二、四方面军辗转来到甘南,在这里同样摆脱了危机,得到了休整和补充,并将甘南这块红军长征的宝地创建成了临时抗日根据地,为开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