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古战镇:绽放文旅好诗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8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十四五


  记 者 张彩霞
 通讯员 丁海龙

  初秋时节的古战镇,放眼望去,宽阔通畅的柏油路上,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整齐矗立,一排排精巧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面面特色鲜明的文化墙美轮美奂。
  沿路的马鞭草、金盏菊、八瓣梅等花卉竞相绽放,与风格迥异、鳞次栉比的建筑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崭新的村貌不但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也让他们享受到了“生态红利”,吃上了旅游饭。
  古战村永兰农家乐负责人刘小红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道,“随着古战—阿子滩景区的发展,我们村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成为了临潭县的旅游标杆村。尤其是这两年,来这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农家乐的生意也慢慢变好了。”
  近年来,古战镇抢抓政策机遇,推进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和“百里洮河风情线”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用勤劳和汗水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这几年,通过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村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游客也来得多了,和以前相比,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古战村群众庞福瑞满脸堆笑。
  “尤其是我们村群众的意识提高了,现在打扫卫生再不用也去挨家挨户叫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乱扔垃圾。”在一旁的村民宁仲昌说。
  近年来,古战镇持续改善村镇面貌、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对外形象,坚持以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为引领,以文化旅游融合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文化和生态优势,凸显文化内涵,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文化资源转变为发展动能,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实施改造农村危房353户,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14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完成“引洮入古”项目建设,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宽带网络和自然村通动力电目标全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扶持开办标准化经营特色农家乐20余家,文旅从业人员达114人,每年创收200多万元。
  开门见绿、推窗见景,是眼下古战镇的真实写照。徜徉于这里干净整洁的小巷,满眼都是绿带纵横、花团锦簇,顷刻间就让人感受到新时代幸福美好农村生活。
  (上接一版)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如今的博峪村农(藏)家乐发展示范基地,已吸纳75户农(藏)家乐,并建成格尔康康养森林营地、博峪庄园、休闲农业采摘观光综合体等3处“三变”改革示范点,旅游服务种类涵盖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生态酒店等各行各业。2020年,博峪村生态旅游业收入突破5600万元,切实为全县乃至全州树立起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与标杆。
  卓尼县通过深入实施大峪沟重点核心景区基础设施、大峪沟4A级景区基础设施、博峪旅游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以实施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为依托,围绕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无垃圾·藏王故里·秘境卓尼”这一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博峪力赛、下阿子潭、叶儿村3个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探索创建16个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加快建设147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创新培育1500家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通过开展非遗成果展、“头脑风暴”工作坊、旅游资源推介等多样化文化旅游活动,“藏王故里·秘境卓尼”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累计接待游客5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卓尼县被评为“2020中国最美县城”,博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朝勿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在阿子滩青稞酒酒厂,酿酒师细心“照顾着”一坛坛致富佳酿,他告诉记者:“我们很多酿酒师都是祖传的手艺,以前只知道自己酿酒喝,现在在酒厂上班拿工资,酒除了供应附近农家乐,还卖到县外去,可了不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一业兴,百业旺。卓尼县始终把产业兴旺当做乡村振兴的基础,党建引领,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思路,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和高原特色种养业为主,民俗文化、手工业、轻加工业为辅,扶贫车间、小作坊、合作社经济遍地开花的产业模式,让资源活起来,年轻人留下来,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生态屏障全面筑牢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十三五”期间,卓尼县有效管护天然林50.28万亩,保护生态公益林36.74万亩,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3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22万亩,天保人工造林0.67万亩,封山育林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49%。累积补播改良草场3万亩,划定基本草原480.4万亩,禁牧120万亩,完成退化草原改良20万亩。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源头治理、铁腕治污,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州委、州政府打造“五无”新甘南的战略布局、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卓尼县结合县情实际,研究制定了《“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实施方案》及七个专项工作方案,及时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六组”,建章立制、统筹推进,捅破全域无垃圾的“天花板”,保持全域无化肥的“领先位”,下好全域无塑料的“先手棋”,打出全域无污染的“组合拳”,按下全域无公害的“快进键”,打造特色更加鲜明、魅力更加凸显、影响更加广泛的“秘境卓尼”县域品牌,努力将卓尼打造成“五无”新甘南的先行区。
  盛夏的卓尼大地,山野间万木峥嵘,百花待放;田陌里“豆盛草稀”、百业振兴;一条条水泥路通往乡村,一处处文化广场亮丽整洁。农家乐里欢声笑语伴着美味佳肴,扶贫车间里流水线上滚动着致富产品。全县人民正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向着“十四五”的宏伟蓝图前进。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