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不要一味哭穷和大肆炫富,培养积极健康的金钱观
怎么和孩子谈钱才恰当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8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唯钱论


  ◎ 李 艳

  妈妈,我们家有没有钱?”当孩子这么问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
  有些父母回答:“家里没有钱,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你要勤俭节约,别总是天天想着买东西。”有些父母会说:“咱家有钱,爸爸妈妈赚的钱以后都是你的,你想买什么就跟我们说。”
  当孩子提到“钱”时,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有金钱观了,这时,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我们先看看文章开头提到的几种回答,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金钱观。
  如果父母一味哭穷,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配富有、不配享受。这样的教育下,有的人即使长大后赚钱了,也舍不得为自己花钱;有的长大后会变得过于贪婪、被金钱所困,即使拥有金钱也无法真正享受花钱带来的愉悦,因为他们总觉得钱不够、钱会离我而去,要花所有时间和精力赚钱,沦为金钱的奴隶。
  相反,如果父母大肆夸耀家里钱多,钱都是孩子的,可能会抹杀孩子赚钱的动力,他感受不到赚钱的辛苦,更容易随意挥霍。同时,孩子会觉得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只有利益交换,看不起经济条件不好的人,严重者甚至会靠金钱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
  如何回答才恰当?五句话告诉孩子。
  1.“家里有些钱,比一些家庭富有,不过也有另外一些家庭比咱们家更有钱。这些钱是爸爸妈妈赚来的,等爸爸妈妈工作能力更高了,家里条件会更上一层楼。”让孩子感受到经济条件是相对的,并且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的。同时孩子感受到父母有良好的赚钱能力,也会觉得有安全感。
  2.“等你以后有工作能力了也可以赚钱。”给孩子赋能,让他内化自己有赚钱的能力。
  3.“有钱可以买喜欢的东西、到喜欢的地方玩,赚钱的目的是更好地享受生活。”让孩子了解钱的积极意义,不做金钱的奴隶。
  4.“家里的钱是爸爸妈妈辛勤工作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要珍惜自己的东西。”让孩子懂得花钱要节制,不能随意浪费。
  5.“钱很重要,不过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钱衡量。比如你送给妈妈的贺卡,虽然不贵,但妈妈能感受到你的爱,它就是无价的。”这个回答能避免孩子“唯钱论”,让孩子知道,除了钱,亲情友情等更值得珍惜。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