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莓”上枝头 喜上心头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08月2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立秋已过,在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一片片树莓地呈现收获的红色。指尖在枝叶间熟练翻找,顺着枝头将果实轻轻摘下,不一会儿,村民赵生英的果篮就被一颗颗新鲜多汁的树莓填满。
  这段时间,在海东村树莓地打工赚钱的本村和外村村民最多时有240多人。赵生英说,采摘一公斤树莓可以赚5元,最多时她一天可以赚200多元。
  树莓种植基地负责人郭雪梅也为树莓的出货忙前忙后。今年树莓喜获丰收,郭雪梅的树莓创业过程却经历了一波三折。
  2016年,郭雪梅就在网上购买树莓种苗,在自己的地里试种30多亩树莓。
  那一年,郭雪梅做好各项种植管理,但树莓地里却出现大面积坏苗。“第一批种苗很多都出现坏苗和不结果等情况,但其中有一株结满果子,给了我希望。”郭雪梅说,有一株树苗可以结出果子,那就说明海东村这片土地上可以种树莓。
  郭雪梅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后发现,问题出在第一批种苗上。通过专家推荐,2017年,郭雪梅引进一批新种苗,种植308亩。
  海东村树莓种植项目需要约500万元的资金投入,筹措资金又成了郭雪梅创业的第二道坎。2019年,眼看种植的树莓要进入结果期,但前期资金投入却让她入不敷出,“当时我连雇人采摘树莓的钱都拿不出来。”
  正当郭雪梅为筹措资金如坐针毡时,一项农牧业信贷担保政策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树莓种植基地以合作社的形式运行,辐射面广、带动周边就业能力强,在担保公司的帮助下,郭雪梅成功从银行贷款30万元。
  “农牧户不用抵押就可以拿到低利率的担保贷款,这在培育农牧区经营主体和促进农牧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银行海晏县支行行长王珲说,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发放担保贷款1.03亿元,减免利息约300万元。
  如今,郭雪梅的树莓种植基地已经实现稳定生产。2020年亩产800多斤,树莓鲜果销售纯利润达80多万元。在金融担保服务的帮助下,许多和郭雪梅一样的农牧业经营主体扩大了产业规模、增加了经营效益。
  树莓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郭雪梅打算将树莓加工成经济附加值更高的果汁、果酱等产品。“食品加工设备投入很高,我准备和青海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生产。”郭雪梅相信,树莓种植带动产业发展,这片土地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据新华每日电讯)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