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祥故居 土改博物馆 走进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红旗林场,“红田园”三个鲜红大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在40多年前,还是风沙肆虐的荒漠戈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劳模顾天祥带领当地群众战天斗地,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矢志不渝治沙造林的光辉事迹在酒泉广为流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劳模精神也激励着酒泉儿女干事创业的热情。如今,红旗村已被酒泉市及玉门市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党员干部群众前来瞻仰劳模事迹、感悟劳模精神、接受红色教育。 誓把戈壁变良田 走进红田园,田间地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连片的农作物葳蕤茂盛,处处焕发勃勃生机。很难想象,这片风景秀丽的戈壁绿洲,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却是“一年四季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不见树和草”的戈壁荒漠,令红旗村人饱受风沙肆虐之苦。 1972年,34岁的顾天祥抱着治沙造林、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扔掉国家干部的 “铁饭碗”,毅然回到家乡红旗村,挑起了仅有7户人家、52亩荒地的红旗林场场长重担,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创业之初,没有资金,顾天祥就发动群众到临近的农场借苗木;没有技术,他就请技术人员来讲课示范;缺少劳动力,他就带领林场的群众,住在戈壁滩上搭建的简易木棚里,风餐露宿、垦荒播绿,短短3个月时间,就开垦了200亩荒地,迈出了改造荒滩的艰难一步。 现任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顾红艳是顾天祥的女儿,父亲当年带领大家战天斗地的事迹,给她留下了深刻记忆。“冬天农闲的时候,父亲就带领大家去河里砸冰,把冰块拉回来堆在地里。春天,冰融化后便开始在地里种树。为确保树苗成活,他又领着大家从2公里外的河里挑水浇树苗。”顾红艳说,“树苗一棵棵成活后,为了让绿色延伸下去,父亲又带领13个劳动力,用了3个月时间,一锨一锨挖出了1条2.5公里的引水渠,解决了苗木灌水的问题。现在,这些树都长到水桶粗了。” 二次创业托起致富梦 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彻底改变了顾天祥家乡的面貌,但是,他却没有因此产生歇一歇的想法。上世纪90年代,顾天祥又毅然带领红旗林场的干部群众开始第二次创业,先后接受和安置甘肃省东部地区移民78户343人,开荒1148亩,种植果园1109亩、防风林25万株,使红旗林场走上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创业谈何容易,困难随之而来。 1994年,红旗林场近百亩杨树苗滞销,眼看苗木就要发芽抽叶,顾天祥吃不香、睡不着。冥思苦想一夜后,他一大早就骑上摩托车直奔酒泉市瓜州县腰站子镇推销树苗,到后才发现对方苗木需求量有限,大部分树苗还是没有着落。 顾天祥四处打听消息,无意间听说新疆哈密大泉湾新办了一个万亩园艺场,需要大批杨树苗。他又连夜搭乘西去的列车赶往哈密,一路打听不停赶路,等赶到大泉湾园艺场时天都黑了。顾不上休息,他立即找到园艺场领导谈妥树苗供货协议,又连夜返回林场,动员全场劳动力突击挖树苗,组织人力装车。功夫不有心人,园艺场对林场的树苗验货后十分满意,当即付清了货款。 销路打开后,红旗林场生产的10余种优质杨树、榆树、果树苗远销新疆等地,而他们培育的红香蕉、黄香蕉、国光、红富士等优质苹果,也成功打开了销路。 作为林场的带头人,顾天祥从未放松对农业技术的学习。他积极参加林果培训班,练就了一手侍弄果树的绝活,育苗、嫁接、剪枝、病虫害防治样样精通,每年都有大批果农前来求教,他也从不推辞,毫无保留地传授所学技艺。 1995年,一个日本专家组前来考察,看到林场的果园后,惊奇地询问顾天祥毕业于哪所大学。只上过四年学的顾天祥开着玩笑回答:“我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 在顾天祥带领下,昔日黄沙漫漫、人贫地瘠的戈壁滩,发展成了拥有防风固沙林木1000亩、45万株,果园1168亩,渠、路、林、田配套,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耕地总面积2160亩的林果基地。一排排绿色防风林带的崛起,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让这里成了瓜果飘香的美丽新农村。 顾天祥带领群众治沙造林、治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敬重,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1991年10月,顾天祥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1999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5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0年9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02年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11月,被甘肃省老龄委评为“陇原十大杰出老人”。 2010年1月,顾天祥因病逝世,享年72岁。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扎根戈壁、建设家园的精神依然感召和激励着后辈。 红田园里产业兴 今年66岁的李永锦是1993年搬迁到红旗林场的。当初,在听说了顾天祥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的事迹后,他深受感动,决定扎根红旗林场。经过这些年的奋斗,他家住上了高标准小康住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7年,玉门市决定将红旗林场建成市级田园综合体,并命名为红田园。红田园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9月上旬建成运行,依托顾天祥故居、顾天祥事迹展览馆、红色记忆墙、土改博物馆等32个场馆,把这里打造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红田园突出一个“红”字,将参观游览与学习体验融为一体,生动展现顾天祥劳模精神、党在农村波澜壮阔的历程和农村发展历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劳模纪念馆、观看警示教育片、参加农事体验等,让前来学习参观的党员干部切身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劳模精神。自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省市县乡村参观团和培训班631批次46450人,红田园农民生态专业合作社和研学公司培训、旅游收入达396万元。 红田园先后被命名为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玉门市廉政教育基地、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1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是党员就要给党把腰撑硬,是干部就要给群众把事办好”……时至今日,父亲的教诲仍不时回响在顾红艳耳边,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她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 近年来,顾红艳先后被团中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她说:“我们‘林二代’‘林三代’将继承父辈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传承好红色基因,做好生态文章,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据《酒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