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甘南更美了。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甘南的美,翻越了青藏高原,走向了大江南北,流进每一个抵达这里的人心中…… 甘南的美,源自与生俱来的绿水青山和雪域净土,源自无垠的草原和结伴的牛羊,更源自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五无甘南”创建行动下呈现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甘南的美,美在生态底气,美在各族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志气。 2015年以来,甘南州委州政府立足生态地位、资源禀赋、特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提出了“全域无垃圾”的目标。如今,城乡环境更美了,群众幸福感更强了,“全域无垃圾”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 2021年初,甘南州又在“全域无垃圾”的基础上,启动了以“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为内容的“五无甘南”创建行动,拓展“环境革命”的外延和内涵,持续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 “打造‘五无’新甘南、实现绿色崛起,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甘南融入现代化进程的‘突围之举’;是生态文明与人民期盼的高度契合;是乡村振兴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合。我们将一年打响,释放甘南‘力’;两年打通,凝聚甘南‘情’;三年打透,叫响甘南‘绿’;四年打成,塑造甘南‘美’;五年打红,释放甘南‘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表示。 “五无甘南”创建半年以来,绿水青山不断释放出生态红利,焕发了大美甘南的勃勃生机。全州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8个,其中新认证绿色食品28个,认证“卓尼当归”“卓尼柴胡”“临潭大黄”“临潭当归”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0个农产品被纳入“甘味”品牌;临潭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夏河县45万亩草原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全国有机农产品(藏羊、牦牛)基地。创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高原绿色有机品牌,提高了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全域无垃圾” 打造绿色“净土” 基于甘南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补给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甘南74万各族群众牢固树起生态信仰、担起生态责任、挺起生态脊梁。 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而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的玛曲县黄河段干流总长433公里,约占黄河甘肃段干流的一半,素有“高原水塔”美誉。在大力保护黄河的历史新机遇中,玛曲县涌现出了一大批牧民党员带头干、牧民群众自觉干的感人画面。 欧拉镇牧民党员卓玛加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平均海拔3800米、全年平均气温只有1摄氏度的玛曲高原上,晨冰暮霜、雨雪交加。当草原上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帐篷前时,卓玛加布唤醒了队员们。他们检查了牦牛背上捆绑的工具后,擎起一面鲜艳的红旗,踏上清理垃圾的征程。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