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金鑫 通讯员 陆 婷
为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合作市立足实际、挖掘特色、发扬优势,以“三类宣讲团”“四种教育形式”“五大模式”学深讲活党史、国情、家事,助力乡村振兴。 建强“三类宣讲团” 市委宣讲团带头讲“透”。结合全市实际,选拔出一批政治觉悟高、理论水平好、宣讲能力强的人员组建市委宣讲团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街道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和党史国史,教育广大党员学史知史。 红色宣讲员互动讲“活”。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从普通群众中选拔宣讲员,组建一支“羚城红色宣讲员”队伍,通过百姓的视角,用朴实的语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声音。 基层宣讲团广泛讲“深”。各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干部、老党员、宣讲志愿者组建专题宣讲团,贴合实际深入讲党史说党恩。充分发挥“马背”宣讲团、小板凳宣讲团、小院课堂宣讲团等宣讲力量,形成各方面宣讲力量共同参与的宣讲工作格局。 抓活“四种教育形式” 原著原文“读”出学思悟行,全市各级党组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集中开展集体研读,坚持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谈感受、撰心得、写笔记相结合,并通过举办“重温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诵读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史知史、知党爱党、知党爱国、践行宗旨使命的意识。主题党课“讲”出党史情深,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深入党员之中讲党课,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口、不同侧重点讲好党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引导广大党员从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秉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交流研讨“研”出经验思路,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抓牢党史学习教育这一主线,广泛开展主题研讨,在学中思、思中悟,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历史智慧、凝聚奋进力量。在“微羚城”微信公众号推出“媛之原味”学党史系列栏目,邀请百名学习委员录制普通话与藏语版党史故事音频,以亲切的乡音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每家每户。 激活美丽乡村“五大模式” 兴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谋划乡村产业,基本实现“一村一产”“一村一品”。积极打造当周草原景区、美仁大草原、香拉花海田园综合体、百里洮河风情线,加强观景台、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合作生态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开发园区,园区产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美环境。以“五无甘南”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环境革命”,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春季植树绿化、“最美庭院”评选、“红黑榜”等评比活动,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淳民风。积极推广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成立群众篮球队、秧歌队、广场舞队等多个文体队伍,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制定文明公约、文明守则,以“自治、法治、德治”为纽带,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治理。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精心打造“141”社会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十户联防、十车联防、十铺联防、十人联防、十组联防”的城乡社会治理模式。深化“枫桥经验”,整合司法、综治、信访、法院等资源和力量,形成排查矛盾、调解纠纷、依法判决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链条机制。 保民生。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效缓解学生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多措并举提高群众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全心全力帮助群众稳就业、促增收。强化政府兜底保障作用,及时、合规申报“低保”、临时救助等,切实守牢民生底线。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在实处,让群众从“忧居”到“优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