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云 省第二人民医院原扶贫办副主任、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严国香积极为民族地区群众健康问题排忧解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助过的群众累计上百人,她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搭建起一座友谊桥梁。 山高水长,不及健康帮扶情意长 早在10年前,严国香就与民族地区结缘了。那时,担任省二院宣传科长的她,曾多次到玛曲县开展援藏工作,扎西乐民新村很多牧民家庭和村卫生室都留下过她的足迹。 2018年8月1日,严国香与省二院专家医疗队和县医院抽调的专家组成巡回医疗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草原巡回义诊。大家走村入户,进帐篷,访牧民,走遍了全县8乡1场。每到一个乡镇,严国香就与大家一起对牧民群众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初步筛查,细致耐心为患者提出合理建议和诊疗意见。每天义诊结束,严国香连夜总结,及时编辑发布宣传报道。2018年到2020年,她连续3年作为省第二人民医院派驻玛曲健康扶贫医疗队队员参加玛曲健康扶贫工作,带领3批健康帮扶医疗队员,不畏高反,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她与团队跑遍玛曲各乡镇,多年往返高原,给她的身体留下了严重不适,呼吸道严重阻塞、肺大泡、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也随之而来,但她从没后退,从没想过放弃。 2019年,在玛曲县医院开展等级医院评审期间,严国香带领院感、医务、护理、检验、病案等专家,与县医院同仁并肩作战,自查自纠,指导培训。最终玛曲县医院顺利通过评审,晋升二级甲等医院。同年,省二院共派出“组团式”健康帮扶专家5人驻点帮扶玛曲县人民医院,严国香作为扶贫办副主任和副主任护师队员,具体负责联系协调组织落实和护理带教帮扶。仅当年,她与院领导和专家往返玛曲12趟、带领专家94人次,累计行程12000公里。省二院专家队员共接诊4055人次、培训21场累计1200余人,手术37台。会诊及疑难病病例讨论30人次、义诊4场累计服务400余人,宣传报道50余条。3年来,严国香在坚持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采写健康帮扶学科建设、新技术新业务、师带徒、巡回义诊、党建以及政策宣教方面稿件30多篇,先后被新华网、甘肃日报、甘南组工、玛曲宣传部和省二院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转发,健康快报100多条,转发上千群次,有效提高了玛曲社会各界特别是困难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提升了玛曲县人民医院的知名度和群众信赖度。 万物皆寂静,你却将生命之光点亮 工作中,严国香既是管理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医疗队队员。2020年4月1日,应玛曲县医院邀请,她带领省二院妇产科、普外科、麻醉科等专家为病人做手术。玛曲县城凛冽的狂风伴着雪花肆无忌惮地飞舞。在县医院手术室,省级专家团队开始为73岁藏族阿妈做手术。梁医生麻醉、过医生主刀、严国香手术护理指导……一例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镜下分离胆囊20分钟,腹腔内零出血,术后患者即刻清醒,无烦躁不适。术后,患者家属为专家敬献哈达表达感谢。中午,妇产科专家接台为42岁藏族患者成功实施巨大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全切术。 “一天4台全麻手术,3台腔镜下手术刷新了手术室的历史记录。”县医院医务科、麻醉科姚主任感慨道。 手术结束已是子时,踩着厚厚的积雪,严国香走在县城空旷寂静的大街上,路不长,她走得却不容易,这是她到玛曲3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雪,而这样的工作,只是她健康扶贫路上的一部分。 授人鱼未若授人渔 玛曲县常年无夏,高寒缺氧,受历史和地理所限,医疗服务水平长期处于全省最低水平,群众受游牧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影响,患风湿、骨关节病变、腰腿痛、胆囊炎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特别多。扶贫期间,严国香多方拜师学艺,积极实践检验,在确认民间传承的柳氏羊毛疔挑治术确实简便廉验后,积极协调引进,并陪同玛曲县医院藏医科主任普佤嘉到海石湾拜师学艺。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多年从事基层健康帮扶的她深知推广受援单位“用得上、接得住、推得开”的好技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当地人才队伍才是健康扶贫的重中之重。玛曲县医院开展羊毛疔挑治以来,已经有100多名群众通过这项技术恢复健康。该技术也成了玛曲县医院的特色诊疗技术。同时,严国香运用羊毛疔挑治术为干部群众调理失眠、颈椎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乳腺增生等常见病、多发病,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2020年5月1日,严国香作为全国传统中医重走长征路甘肃先遣队队长,与柳氏羊毛疔挑治传承人柳生智及甘肃民间中医人一行14人,自费行程1600多公里,沿着中国红军长征路开展中医宣传义诊活动,专家团队在临潭县新城镇为100多名群众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受到群众赞扬。 有付出就有回报,多年来严国香先后荣获甘肃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省二院玛曲健康扶贫医疗队、和政健康扶贫医疗队先后荣获院先进临时党支部和院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团队队员也多次荣获玛曲县和省二院荣誉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