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末,临潭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6.92亿元增加到26.13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4.2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7.59亿元,较“十二五”增长42.7%;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9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300元、8717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1.5%、55.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回顾过去五年,临潭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瞩目,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取得实效……一路走来,征途波澜壮阔。一组组夺目数字、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历史成就,见证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临潭答卷。
记者 张彩霞 通讯员 杨 真
高位引领 社会经济发展“节节高” 临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大局意识,深入实施“1343”发展战略、“三大行动”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坚克难 昂首跨步迈入小康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临潭县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和“5+1”专项提升行动,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7亿元,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文明小康村、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改善、道路交通、技能培训等5500个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各级帮扶单位选派帮扶干部4900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6万人次,投入资金超2亿元,帮办实事1.3万件,22个单位54名扶贫干部先后被中央和省州表彰奖励,新城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现行标准下78个贫困村和11841户515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同全国全省一道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困扰临潭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三类户”实时动态管理,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 擦亮颜值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五无甘南”新名片,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临潭渐行渐近。 百日攻坚提升、“净美临潭奔小康”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一批长期影响城乡环境面貌的顽症痼疾得到彻底解决,擦亮了临潭颜值,重塑了临潭形象。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开展,替代率达100%。“三品一标”认证加快推进,临潭当归、大黄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退耕还林还草、草畜平衡牲畜核减、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实施,有效管护天然林面积33.8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4%。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实施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00多个。“一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冶力关大景区精彩绽放,“青藏之窗?冶力之舟”“关驿”等精品民宿脱颖而出,池沟庙沟农家乐集群、庙花山花庐田园综合体、古战花海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人数、综合收入位居全州第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荣获“中国文学之乡”荣誉称号。20多个省份和省内市州县乡党政考察团多次来临潭学习观摩,“魅力临潭?生态家园”“青藏之窗?甘南之眼”叫响全省、享誉全国。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