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齐心协力共奋进 谱写发展新篇章
——夏河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1年11月2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袁茂润 道吉


  过去五年,夏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奋进,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团结带领9万多夏河各族儿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来,夏河县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县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记者 袁茂润 道吉


战胜贫困 全面小康迈通途
  65个驻村工作队、89名第一书记、2604人次的结对帮扶……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夏河县五年来帮扶单位行政村全覆盖和帮扶干部贫困户的全覆盖。五年来,夏河县整合各类扶贫资金9.4亿元,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县农牧村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C级、D级危房彻底消除,乡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教育扶贫及救助政策全覆盖,长期困扰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五年来,夏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1%以上,3908户1948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县2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夏河县提前一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阿木去乎镇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夏河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全国一道顺利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优先 绿色蝶变绘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年来,夏河县积极投身“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生动实践,纵深推进“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累计投资6.43亿元,实施城区集中供热节能改造、大夏河流域生态修复、医疗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设和能力提升、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及转运等重点民生项目。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0起,关闭非法砂石料场7家,完成7处无主矿山和砂石料场环境修复治理;完成1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和248个大夏河流域排污口核查,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夏河县扎实开展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创建农牧村清洁村庄51个,禽畜养殖粪污利用率达76%,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投资1100万元改造户厕10938座,全县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85%。
产业提质 竞相迸发谱新篇
  五年来,夏河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投资6599.5万元实施高原奶牛(娟犏雌牛)高效繁育和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体系项目,高标准打造特色示范点48个。筹措9816.58万元购买农牧业保险,年参保牲畜69.36万头只、农作物4.7万亩,兑现理赔资金达1.23亿元。
  夏河县不断推进高原生态畜牧发展,累计落实牛羊出栏补贴1366.55万元,肉奶产量累计分别达10万吨和4.95万吨。3家现代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为夏河县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大力实施“一十百千万”文化旅游工程,香告、安果、黑力宁巴三个村庄成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在1.84亿元的资金助力下,阿米贡洪牧场酒店、甘加生态露营地等文旅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熊猫沟、达尔宗湖、甘加秘境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同时,拉卜楞藏学(高级)论坛、九色甘南香巴拉·夏河第三届拉卜楞香浪节、高原半程马拉松比赛、拉卜楞则柔大赛等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及《金顶梵音·拉卜楞》大型歌舞剧的编排上演、丹尼索瓦人遗址等人文景观为秀美的夏河再添文化属性,拉卜楞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享誉国内外。五年来,夏河县累计接待游客达1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6亿元。
民生改善 普惠共享新进步
  五年来,夏河县大力实施教育薄改工程,累计投资3.8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改扩建学校20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6137人次实现就业与再就业,4万余富裕劳动力被成功输转,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2145万元,“无欠薪”城市创建得到有效推进。
  夏河县招聘引进医疗专业人才61名,接收95人次的各类援派专家,投资2300万元新建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县藏医医院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全覆盖,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县外转诊率由2016年的32%下降至13%。
  五年来,全县核报医疗费用3.2亿元,发放养老金4.72亿元、优抚资金548.28万元、落实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92亿元。投资2207万元建成拉卜楞综合福利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49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868户危旧房完成改造,846户群众实现易地搬迁,1339户地震受灾群众家园完成重建。
  五年来,全县普惠文化产业得到不断发展。投资3900万元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县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成型。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