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11月27日下午,俞成辉参加合作市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盯“三新一高一促”总要求,建设雪域羚城扮靓州府会客厅,擦亮高原明珠争先创优作表率,为实现“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俞成辉指出,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州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回首五年来不平凡的艰辛历程,各位党代表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为甘南发生全方位变化、实现历史性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倾注了非凡智慧、挥洒了辛勤汗水、奉献了无悔青春。处在州府所在地的合作市,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合作市的特点,精准定位、扬长避短,做好全州表率,引领全州发展。一是区位特殊。合作市东连卓尼、南靠碌曲、西接夏河、北倚临夏,直通高速路、毗邻飞机场,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贯城而过,南来北往,车水马龙,既是承上启下的连接点和南来北往的支撑点,也是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点,更是通往青海、西藏的咽喉枢纽和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节点功能非常突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二是地位重要。合作市作为州府城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对外影响独领风骚,经济体量独占鳌头,产业发展独树一帜,城市建设独具一格,引领全州发展的窗口作用、试点作用、示范作用、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三是人文荟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院等高等院校扎根合作,电信、移动、供电、石油、烟草等省直单位落户合作,既造就了智力相对集中、人才相对密集的好局面,也赋予了合作领跑全州、带动发展的软实力。四是产业聚集。合作市作为以牧业为主的高原城市和全州农畜产品集散中心,现代畜牧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高原特色种植业、绿色环保矿产业、传统藏学医药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工业园区在全州一元独大,华羚、燎原等工业企业更是走出甘南、蜚声全省。五是矿藏丰富。除金、铜、锑、粘土、花岗岩等丰富的地下矿藏之外,合作市还有森林、草原、水利、风能、太阳能等地上“富矿”,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优势动能、厚植了充足后劲、提供了多样选择。六是生态多元。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区,森林、草原等多种环境让动植物多样性首屈一指,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辉映,多元生态、多彩民俗让雪域羚城风情万种、气象万千。 建市二十余载,高原新城拔地而起。近年来,合作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缩影,也是涉藏地区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一是甘南草原一朵花,大美羚城是我家。合作市草原风光苍茫豪迈,城市风情婀娜多姿,作为南来北往、承东启西的必经之地,影响力持续扩大、美誉度不断攀升。州、市各级干部在这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个人梦、家庭梦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甘南梦、甘肃梦、中国梦,雪域羚城已成为大家共建共生共享的美丽家园。二是环境革命头筹拔,五无甘南有佳话。从“环境革命”到“五无甘南”,从“打造新名片”到“捅破天花板”,合作市既是“环境革命”的起点,也是“五无甘南”的试点,为全州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创造了经验、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榜样。三是两个牌子前后拿,引领全州不自夸。“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打造城市靓丽名片增添了厚重、新添了底色、平添了分量,给兄弟县开好了头、打好了样。特别是在全州率先脱贫摘帽,为全州提供了经验,开辟了道路,真正做到了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超有方向。四是城市建设拉开架,未来发展有规划。按照“南扩、北提、东进、西升”的城市建设方向,合作市站位高远、视野广阔、谋划有力,渐次拉开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框架,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新城在草原深处蓄势崛起。五是声名鹊起影响大,独领风骚走天涯。“文旅繁荣丝路·美丽战胜贫困”的艺术盛宴已经在羚城大地精彩绽放,随之而来的甘南现象、甘南变化和甘南效应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乘着声名鹊起、独领风骚的东风,华羚、燎原等本土特色产品必将走出甘肃、走向世界,高原明珠、大美羚城必将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