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种粮状元的“年终奖”与“紧迫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1月0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460多万元捆好的百元大钞金字塔般堆放在桌面上,一位位身戴“种粮能手”红绶带的农民按产量多少依次上台领“年终奖”,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位农户的笑容里……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连续十一年给种粮农民发奖金,累计金额超过3500万元。
  “刘状元,去年得第二,今年重回第一宝座,拿了多少奖金哇?”
  “33万多元!今年没白忙活,哈哈。”53岁的南昌市安义县种粮大户刘守量捧着沉甸甸的现金,笑着回应大伙的祝贺。这已经是刘守量带领的生产队第二次夺得桂冠。
  据了解,凌继河把自己流转的土地切块交给其他种粮能手管理,确定一个基本产量,这些种粮能手平时按月领取工资,到年底则根据超额完成的产量领取“年终奖”。
  “可不能放松!现在种田是个技术活,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课学习新技术,生怕被这些小年轻给超过了。”刘守量今年虽得了第一,却颇有“紧迫感”。他说,科技化、智能化种田的趋势方兴未艾,公司年轻面孔越来越多,只靠经验难种好粮,智能化、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成为大伙比拼的重点。
  1997年出生的付义华在2021年年初才入职,年底就获得了5万多元的绩效奖。他说,以前说起种田,大家想到的是老牛、犁、锄头,而如今是无人机、传感器,种田正成为一件“很酷”的工作。
  刘守量是第一批加入凌继河公司的农户之一。他回忆说,十几年前,凌继河背着装满现金的袋子上门去做乡亲们的工作,劝说他们流转田地却收效甚微,第一年仅流转了4000来亩土地,且很多都是“插花田”。
  随着“田保姆”模式不断完善推广,给农民颁发的年终奖也从56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60多万元,流转的土地面积从4000多亩增加到如今5万多亩。大伙看到这样种田收益高,纷纷把田地流转给凌继河,想报名成为“田保姆”的应聘者越来越多。
  刘守量说,农民种田能赚钱,才更愿种田。他要花更多心思在种出优质好粮上,争取明年再拿一个“状元”。
(据新华每日电讯)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