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张金鑫) 近五年来,合作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扎实开展“五无甘南”创建,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累计投入1.3亿元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除尘改造等项目,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全省排名第一。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集中排查整治河道“四乱”,投资1.65亿元实施大夏河源头、格河、博拉河流域综合治理及洮河防洪治理、应急水源供水等项目,格河、洮河全流域水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成答浪沟无主矿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投资1.9亿元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投资1.7亿元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13处,落实草原奖补资金1.67亿元,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5.82%、38.7%、97%。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境革命持久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域无垃圾”成为享誉全国、领先涉藏地区的金字招牌。合作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坚决整改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多年累积的环境存量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率先在全州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五无甘南”“十有家园”创建行动等工作,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全省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合作召开,天空增蓝、草原增绿、山脉增青、江河增流的多彩生态画卷在羚城大地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