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不闻
我看书时特别喜欢关注一些细枝末节。比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有一段问答: 问:“罗敷年几何?” 罗敷答:“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我就想,原来女孩子的年龄自古就不好随便对别人讲,要遮遮掩掩,跟你绕弯弯。而且我猜,罗敷的年龄肯定不是十八,就是十九,否则就不是二十“尚”不足了,她大概会骄傲地告诉你:二十“颇”不足。 还有一个例子,在司马懿的侄孙司马彪所写的《九州春秋》里,出现了一个词:唾掌而决。 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往手心吐口唾沫,事情就解决了。这个词,显然和后来的“唾手可得”是一个意思。 这个词透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它说明有一个习惯,人类可能已经保持了至少两千年。就是在干重活的时候,很多人会先往自己两个手心里分别吐一口唾沫。小时候,我看见很多人干力气活时,都有这个习惯。 随着工具的进步,这个超过两千年的习惯迟早会消失。但曾经的生活细节,会永远保留在那些文字里。 (摘自《株洲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