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霞
时下正逢公路养护生产大忙季节,舟曲公路段妇女职工却全力奋战在公路养护生产第一线,以别样方式庆“三八”。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和沥青散发的炽热烟气,女职工们身着橘色养护服,挥动着手里的铁铲将混合料均匀摊撒在路上。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安全、整洁、舒适”的路铺向四面八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的风采。随后,女职工们又纷纷自愿请命,拿起扫帚、铁锨加入到路域环境整治活动中,为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筑梦“藏乡江南”、绘就“诗画舟曲”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接一版) 多措并举促转型 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更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近年来,临潭县不断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做强做优现代农牧业。基本形成了以“牛羊猪药菜菌”六大产业为主导,以青稞、藜麦等杂粮和土鸡、土蜂生态养殖为补充的特色农牧业发展新格局。中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面积年均保持在16万亩以上,规模养殖场达120多家。培育农盛、西正开、金谷丰等省州县级龙头企业9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供销模式普遍推广,中药材加工、仓储和牛羊肉屠宰冷链等农牧产品精细加工业从无到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临潭当归”“临潭大黄”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临潭农产品“走出去”有了全国公认的品牌。 倾心尽力办实事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近年来,临潭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办好每项民生实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校录取率分别达到98.6%、99.2%、9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引进教育卫生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招考等方式实现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8人,劳务输转4.3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71亿元。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县一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困难群众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强力推进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已化解小区22个,化解房屋1283套,化解率100%,已发证649套,发证率50.58%。 持续发力出实招 生态文明高位推动 绿色,是勃勃生机,是诗情画意,是自然的底色,也是临潭县永恒的追求。翻越青藏高原,迈入甘南之境,临潭如同一块翡翠镶嵌在洮河之畔,尽显自然底色。 近年来,临潭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保护和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不断筑牢临潭崛起绿色屏障。近年来,累计投资3.27亿元,完成植树造林11.9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39万株;人工种草11万亩,退化草原改良14.5万亩;毒害草原、黑土滩治理8万亩,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治60万亩。有效管护天然林33.8万亩、公益林12.6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2.07%,天然草原平均覆盖度89.98%。水、土、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辖区内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土壤监测点位三种类型土壤监测结果均达标。建成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规模达到6万多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7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帷幕的拉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爆发点正在孕育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临潭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