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躬身——缘起于甘南的“环境革命”与人文传奇》一书,以甘南各级党政领导、党员干部、农牧民等七年来开展的“全域无垃圾”环境革命的工作实践为视角,以甘南生态建设为切入点,运用大量的现实素材、严肃的理性思考、高超的艺术笔触,给世人展现了一幅甘南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千里“蝶变图”。 《躬身》一书的记述,是以甘南人民为主角,记录他们的创业故事,环卫行动,感人事迹,奋斗经历及所思所做,还有州、县市的一大批人民公仆全力投入和倾心助推环境革命的历年行迹。全书通过甘南人民在不断躬身捡垃圾、治沙植树、创办环保企业、开发绿色产业等的一个个场面、一个个情节、一个个转变,在甘南上至各级党政领导下至普通职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小见大”反映每一个个体所代表的群体,在面对“全域无垃圾”环境革命的工作实践中,从服从到自觉再到主动的觉悟过程,通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对人们的观念、思想、行为和习惯的改变,对全州上下统一思想,进一步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全书从侧面反映甘南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反映了甘南在开展的“一十百千万”工程实效,在随意间解开甘南神秘的面纱,为外界认识甘南、学习甘南打开了一扇窗户,必将对甘南的旅游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躬身》用笔墨记录时代的发展变迁,用一组组镜头讲述人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转变思想观念,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对进一步唤醒人们的觉悟,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2015年,州委、州政府决定在甘南开展“全域无垃圾”运动时,合作市首先进入了全面启动的状态,由干部职工带动市民投身到环境卫生大清除,抱着干就干的心态捡垃圾,从城区到乡村,一点不漏地捡着。整个过程从宣传逐渐变成了职工们的自觉行动,从分区域定时打扫卫生到走在街上看到烟头废纸就会自觉地弯腰把它捡起来带到垃圾箱里,从以前把剥掉的果皮、抽剩的烟蒂就地一扔到一直捏在手里放到垃圾箱里才放心,维护环境卫生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时尚行为。市民们看到一天比一天干净的环境,意识到“躬身”这一动作的深刻含义。也见证了我们从被动到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如今,当人们再一次俯下身去的时候,会发现,环境卫生竟可以清理和维护得这样干净,文明竟可以在这样的简单的弯腰间就往前跨一大步,人与自然有了更多的敬畏与和解,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和谐。 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捡垃圾”中,把一个微不足道捡垃圾的“小动作”演化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环境改天换地的“大革命”。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蜕变,它不仅养身——防止疾病传染,而且养眼——让人看着干净、整洁,更进一步地还养人——外乡人来了看着舒服,对甘南的视觉环境、人文修养有了全新的评介,五湖四海来观光旅游的人更多了。 当甘南的山川河流、草原湿地、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户内户外都洁净如洗,人民安居乐业,携手走向绿色发展和小康之路时,甘南不仅是一块令人瞩目的生态高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文高地。 记得2021年9月,合作市举办的全国散文诗采风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诗人用惊奇和敬佩的目光赞美甘南时,做为环境革命参与者、文学爱好者,我切身体会到我们成千上万次的躬身,拾起来的不仅是自然的恩典、内心的愉悦,还有足以撑起生命高度的自信和人之为人的尊严。 这场环境革命,改变了甘南人民,也感动了甘南人民。因为每个人都是这场革命的亲历者、实践者。七年来的坚持,它让甘南人民的心中多了一种情结,生活上多了一种自觉和习惯,相因成习,进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使甘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甘南大地上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场环境革命,也感动了《躬身》作者任林举先生。任林举先生于2020与2021冬春之交探访了这里的村村寨寨,用一双慧眼观察了这方高原的山河变化,用一颗诗心感受了这方土地的草木脉动,用故事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这里七年来所发生的一切。 阅读《躬身》,是2022之春时光赐予我们的一份惊喜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