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张金鑫) 合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盯“三新一高一促”总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拼博,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乡村振兴让羚城更有“朝气”。紧盯“巩固、衔接、振兴”三个重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一心三区”战略,高标准建设17个生态文明小康村、15个旅游标杆(专业)村,打造合冶公路美仁草原风情线和“羚北”田园综合体,各族群众依托“全域旅游”搭上致富“快车道”;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八万工程”,农牧民持续增收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坚持装扮“外在美”与经营“内在美”相结合,探索创新和全面推行“基层党建+文明村社+和谐寺庙+十户联防”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高标准承接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全省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五无甘南”让羚城更有“底气”。坚持把开展“五无甘南”创建行动作为践行根本宗旨、顺应群众期待、升华为民情怀的大事要事,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纵深推进“五无甘南”创建,全市乡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100%,全域无化肥目标提前实现,“全域无垃圾”金字招牌全面叫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中体现了州府担当、州府作为。 城市建设让羚城更有“人气”。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精雕细琢、倾力投入中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谋划推动合和公路、羚城西苑等十大重点项目和村组道路、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十大民生实事,一大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大批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合作市成功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对外开放让羚城更有“商气”。依托历史上羚城作为丝绸南路唐蕃古道和“茶马互市”重要地段的商贸传承,合作市党政考察团先后赴广东、上海、西安等地和广东碧桂园集团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等知名企业考察学习,不断深化拓展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2021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个,总投资22.6亿元,云账户结算中心、环保手提袋生产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碧桂园·瑞府、永丰名都、格桑花大厦等6个项目提速建设,5G分布式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即将开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商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羚城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