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走进“青藏之窗?雪域羚城”,一幅业兴、民富、景美、人和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城乡之间拔地而起,一条条农牧业产业链在广袤田野间不断延伸;一排排标准化种植大棚整齐排列,一幢幢崭新舒适的砖瓦房错落有致,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上幸福洋溢……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记者 后晶晶 苏琳喜 何龙 杨占喜加草
生态文明,书写绿色崛起新篇章 行走在羚城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羚城市民直观感受到,周边的绿色明显增多了,环境明显变美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具体行动,正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到发展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紧紧围绕构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继续推进公益林建设、退化林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实施面山绿化、园区山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完成植树造林5100亩,加快建设美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改良退化草地3万亩、治理黑土滩和毒害草3.5万亩,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和“田长制”,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 以“绿色”为引领,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环境保护网。紧盯蓝天保卫战,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不断优化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继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全面落实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强化环保审批,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践行“两山”理念,沿着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开拓前行,新时代大美羚城的画卷将更加壮美,美好生态将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注入更多正能量。 城市建管,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 步步见绿,处处是景,行走在羚城街头,入眼即是干净整洁的城市美景。合作市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合作市精雕细琢绘美景,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城市建管的全过程,按照“南扩、北提、东进、西升”城市建设方向,加快推进“两极突破?多点支撑”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空间。统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推进多规衔接、多规合一,系统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两极突破?多点支撑”的市域空间布局。聚焦城市精致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持续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为支撑点,大力实施城区路网提升、东二路十字人行天桥、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建设项目,推动城市风貌大改观、对外形象大提升。以强化住房保障为支撑点,加快实施加拉、城南、城北片区和羚璞小区、舟曲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真正“改”靓人居环境,“改”美群众心田,“改”强居民幸福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居住环境的变化。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站在高处远眺羚城,各色彩灯交织成一条条流光溢彩的曲线,将城市的脉络和筋骨映衬得格外分明,整座城市到处霓虹闪烁,火树银花,羚城儿女期盼的美丽家园已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产业转型,谱写乡村振兴新愿景 随着天气转暖,羚城各地已全面展开春耕生产,种植基地、果蔬大棚、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们勤劳忙碌的身影,绘就别样春耕图景。 在勒秀镇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忙着种植前的准备事宜,搭起扩建的拱棚、测量种植间距、平整土地、松土……挥汗播撒“新希望”。 合作市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种植高产青稞5万亩、高原油菜2万亩、藏中药材2000亩、羊肚菌300亩、优质饲草料4万亩。 绿色,是羚城发展的底色。合作市聚焦六大绿色产业,完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社会化组织模式,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提升改造养畜暖棚300座,推进智能生态牧场建设。按照“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要求,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积极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计划投资8000万元高标准打造旅游标杆村2个、专业村4个,进一步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