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金鑫
“上菜喽!” 随着一声吆喝,一盘盘精美的藏式特色美食端上了桌,看着游客吃得津津有味,桑吉扎西心里乐开了花。 32岁的藏族小伙桑吉扎西是藏家乐的老板。前些年,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他将自己的家改造为高端民宿,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拿到了驾驶执照,闲暇时跑跑运输,收入还不错。 在这之前,桑吉扎西和祖辈一样,靠天吃饭,耕作、放牧,除外打打零工。自己当家做老板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切的转变来自于家乡的一场“革命”。 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是一个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农牧民群众过着半农半牧的日子,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条件薄弱,群众生活水平低。 2015年以来,合作市积极响应州委号召,率先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整治环境顽疾,革除陈规陋习,求转型跨越发展,向环境卫生脏乱差“亮剑”,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区,打造全域无垃圾“金字招牌”。 在“环境革命”效应的影响下,和桑吉扎西一样的农牧民群众千百年的生活习惯得以改变,从房前到屋后,从改炕到改院,从人畜分离到厕所革命,这项从打扫卫生开始的“面子工程”,逐渐成为各族群众守卫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家园、维护和谐稳定的激情动力和朴素情怀。 与此同时,“环境革命”也为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牧业的蓬勃发展积蓄了元气、汇集了底气、凝聚了人气、释放了朝气,全域无垃圾的“金字招牌”提升了村庄的颜值和气质,释放出绿色效应和发展红利。2019年9月,俄合拉村被确定为全州“一十百千万”工程中15个旅游标杆村之一,村落被打造为“吃住行游购娱”元素完备的景区。村里大力发展体验式旅游项目,户户将闲置的房屋改造为藏式精品民宿、度假式中高端民宿和物美价廉的青年旅社,帐篷餐厅、民俗土特产生产销售作坊、环村步道、马队驿站等应有尽有,民俗风情浓郁的村庄成了游客眼中最美的风景。全村34户农牧民群众家家都有了“产业”,村民们个个都在家门口当起了“老板”。 自2017年至今,合作市累计投资6.85亿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13个,投资4.8亿元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30条268公里,投资1.6亿元实施乡镇集中供热、垃圾填埋、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908万元巩固提升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219处,投资7360万元创建清洁村庄33个,创建省级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0个,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4个、新建公厕108座、改造提升户厕5404座。农牧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2021年,合作市继续坚持以“环境革命”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资9049万元新建村组道路21条106公里,投资2700万元完成12个农牧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投资1500万元实施9个农牧村产业发展人畜分离暖棚建设项目,“全域无垃圾”已成为领先涉藏州县、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