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桢
“高中学科研修基地的建立帮助我们学校将各学科组整合优化,拓展了连片教研等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和路径,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合作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高中学科研修基地秘书长马素蓉说。 2018年12月,在合作市教育系统教育科研工作推进会上,宣布成立了8个学科研修基地、4个教师培训基地和5个“三名”工作室,并聘任了65名学科教研员。合作市学科研修基地建设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学科研修基地是指扎根于学校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并能对同类学科教师承担培训、指导任务的教学研训组织,是以基地学校为中心,由学科教研员、优秀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科教学专业指导共同体。合作市首批建立的8个学科研修基地设在市一幼、市二小、市三小、市四小、市藏小、市初级中学和市高级中学7所学校。在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各学科研修基地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教研、培训研讨、教学行动研究等活动逐渐发挥作用,建立起了互动、交流、分享的工作机制,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2019年至2021年间,在《合作市学科研修基地实施方案》的指导和合作市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学科研修基地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带动与辐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推进新课改、引领校本教研、培养骨干教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22年以来,各研修基地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为引领,以教研促交流,为学科研修基地助力。 市一幼作为全市学前教师的教育研修基地,通过组织全市学前教育教研员参加现场观摩、班本课程案例分享、礼之源展示课、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及自主游戏主题线上培训等方法,提升了幼儿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市二小作为合作市小学数学研修基地,邀请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许明等老师,通过视频会议开展讲座,从教学目标、编排体例、内容分析、典题讲析、五育并举五个方面对一年级至四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提升了基地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疫情期间,利用云端平台和学校现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展线上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丰富居家生活,有效落实“双减”工作。 市三小作为合作市小学语文研修基地,在寒假期间,携手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中国课改行”公众平台,以网络教研模式开展《统编教材识字内容编排解读与教学策略》《论文写作专题指导》等线上培训,学习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开学前,在小学语文研修基地骨干教师引领下开展集团校集体备课活动,围绕本年级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作业布置展开讨论,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市三小着力强化基地建设,开设“分享润品格、墨香润心灵、稚声润校园、童声润羚城”栏目,鼓励学生诵读诗词、对联、歇后语、谚语、成语和美文,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让经典作品内化于心。 市四小作为合作市小学藏数学研修基地,组织全体藏数学教师通过一年的校对、修改完成了一套完整的上下册藏数学教学教案。组织成员教师前往市二小、市三小学习,参加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了一次学生藏数学知识竞赛,举办了五年级组藏数学优质课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市藏小作为合作市小学藏语文研修基地,计划开展“名师讲堂”、双月回访活动和举办藏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来提高藏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成员每年至少写1篇有质量的论文和教案;并邀请省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说课和评课方面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召开全市双语类小学藏语文教学诊断会,提高教研水平,推广教研成果。 市初级中学作为初中学科研修基地,建立了语文、英语、藏语文三个学科组,各学科组立足不同学科全面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科研修基地建设。语文组通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联片教研活动、做好课堂实录、自我反思及案例总结,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提高了学科组的教科研能力。英语组全体教师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对两节公开课进行评课议课,来自天津的支教教师还以《高成效英语教学经验交流》为题作了专题分享。藏语文组举办了七、八年级学生现场作文竞赛,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积累以及作文水平的考察,也是对教师日常作文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 市高级中学作为高中学科研修基地和合作市英语研修基地,于2019年10月在合作市“G.B.S”大教研模式下顺势而生。为使教科研工作更好顺应“三新”改革,市高级中学于2021年3月成立了语文、数学、藏语文、英语、文综、理综和艺体7个校级学科研修基地,并聘请西北师范大学石义堂教授和兰州市教科所朱武兰等金城名师作为基地顾问,亲自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基地紧扣“学、思、读、教”为方法的“四研”教研模式,开展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线上专题培训,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了西北师大附中高考备考线上专题培训等教研活动。 自2018年12月至今,市教育局以“学科研修基地”为抓手,以“一师一案、一生一案、高效课堂”的“两案一课”改革为突破点,不断探索发展学科教研的有益途径。 在合作市“G.B.S”教育科研模式的框架下,8个学科研修基地向更多的普通教师提供了学习、成长和展示的舞台,提升了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能力,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未来,合作市各学科研修基地将秉持“在交流中发现不足,在不足中找寻方法,在方法中寻求共同进步”的理念,整合优质人力资源,聚焦新课程改革,以研促教,科研兴教,利用基地优势资源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推动合作市品牌学科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全面提升羚城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