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深耕特教一线 培育异彩繁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5月1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组织力


  (上接一版)
牢记使命,心系学生勤勉奉献
  “让每一位残障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我们所有特教工作者的心愿。”为了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要,在州委、州政府及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鲁毛才让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与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州特殊教育学校先后建成了OT训练室、图书阅览室、多感官教室、VR科技馆、音乐律动室、心理咨询室、感统训练室等近30间康复功能室,并先后完成了学生公寓、运动场、学前教室等工程建设,教学环境及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力求让每一位残障学生爱上学校、爱上老师,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学校,孩子们幸福地成长,也接受习惯养成教育,学习各种技能。孩子们学做串珠,售卖作品,学习舞蹈,参加汇演。学校还开设了汉语、藏语、手语、英语课程,鲁毛才让希望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本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学校努力使每一名残障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特教教师要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这是鲁毛才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智力低下、进步缓慢的智障儿童,她总会耐心地帮他们擦干净脸上的鼻涕眼泪,帮他们穿衣系鞋带,自掏腰包为他们带来更多的阅读书籍……。
  鲁毛才让认为残障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与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他们未来独立生活的基础、前提,她带领特教教师团队,针对学生构建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及方案,为残障学生织牢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同时,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鲁毛才让与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社会现实需求,创新开设了烘焙、缝纫、唐卡、厨艺等职业课程,辅导学生掌握1-2门的生存技能,为他们今后在主流社会有尊严地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履职,建言献策敢于监督
  作为一名党代表,鲁毛才让既乐于接受群众监督,也敢于监督各级党组织。她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做到廉洁从政、依法执教,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履行党代表职责,推动政府决策措施的贯彻执行。
  当记者问及作为教育系统基层党代表的她最关注的是什么时,鲁毛才让说:“我最关注的始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问题和残疾孩子真正融入社会,希望州委、州政府能支持我校的普特融合工作,并兼职业技能培训,也希望州卫健、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能对我校发展建设及残障学生成长成才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让智障学生能继续升学,为家庭、社会减轻负担,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我州教育争先创高地,推动我州乃至我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采访最后,鲁毛才让表示,今后她将认真履行党代表的职责,切实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让政府、各行政部门、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支持特殊教育,尊重、包容特殊学生,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不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信任与重托。
  (上接一版)
  团的机关不一样了——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代表性显著增强,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新型干部制度不断完善。
  团的干部不一样了——他们迈开脚步,走进青年,不当青年“官”,争做青年“友”。
  团员队伍不一样了——入团更“难”了,强调政治标准,提高团员质量。
  团的组织不一样了——团在基层的有效覆盖和组织活力持续提升,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展现出讲政治、敢担当、接地气的良好形象。
  “因为有你,永远做更好的自己”——在团中央微博的一张宣传海报中,有着7300余万名团员的新时代共青团,是这样亲切可感。
  “我的先人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的人,如今,他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已在中国大地上实现了。”共青团创始人之一俞秀松的后人俞敏说,“先人一定会欣慰看到今天团的发展壮大,看到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团的队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
  2018年7月2日,北京中南海。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对团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在历史新起点上,共青团响应党的召唤,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开创新局面。
  ——把握住广大青年脉搏,新时代青年工作高举信仰旗帜,思想引领作用更加鲜明。
  今年4月18日,2022年第9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如期上线,大学生何欣然走进李大钊故居等地领学。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线,看到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灵魂,看到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品质……”
  以青年的语言讲述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吸引青年,“青年大学习”的“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质朴口号,在广大青年心中种下理想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青年讲师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团组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引领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把握住广大青年脉搏,新时代青年工作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担当作为更加主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团中央第一时间划拨1260万元特殊团费,专项支持基层团组织防疫工作。各地团组织纷纷响应,不到两个月就组织165万名团员青年加入青年突击队,170余万名团员青年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
  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达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靠钢铁般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建设奇迹。
  “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他们点赞。
  在脱贫攻坚中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扎实做好定点扶贫、援藏援疆等工作;帮助近50万名贫困家庭青少年完成学业、解决就业……牢记“国之大者”,共青团在新时代主动作为。
  ——把握住广大青年脉搏,新时代青年工作回应青年所需所愿所盼,帮助服务青年实实在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新时代,共青团聚焦青年操心事、烦心事,帮助青年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党的温暖传递给青年。
  ——把握住广大青年脉搏,新时代青年工作适应当代青年特点,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2018年11月的一个夜晚,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的这条微博,有力回击了“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论,瞬间点燃广大青年浓浓的爱国情。
  当今青年是受互联网深刻影响的一代,也是深入改变互联网的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青年都是在网上接受信息的。开展网络斗争、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这项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团组织也可以更多发挥一点作用。”
  勇敢正直的“团团”、温暖积极的“团团”、深度智慧的“团团”、热血激昂的“团团”,不同样态、不同风格,网上“团团”以爱党爱国、热血担当、阳光清新的形象,赢得青年真心喜爱。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锦华认为,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共青团组织在体制机制与组织形态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打造生态化、平台性的形态,赢得更广泛的组织基础。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新时代的共青团天地广阔,红色形象深入人心。
“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从天安门广场发出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大地,激荡在亿万青年心中。
  穿越历史时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新时代青年正当其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在此交织赓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看,青年们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人生——
  祖国北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李辰每天往来于实验室和寝室,为毕业设计最后冲刺。不久前,他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的“新一代零碳制冷装置”项目,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岭南羊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车间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焊接技师曾显涵挥汗如雨。为保证严丝合缝,一些重要部件的焊接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是常事。
  齐鲁大地,“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鄄城县阎什镇杨庄村第一书记李斌不时到田地里查看小麦长势。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他和村民们打造“云农场”,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帮助村民增收,带动村民就业。
  山城重庆,“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团委书记许甜甜组织团员们为“希望工程·阅读伴成长”乡村振兴公益活动筹集数千册书籍,给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
  把平凡做成了不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沐浴在时代的春风里,青春的理想与激情、奋斗与创造,犹如万马奔腾,酣畅挥洒。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2019年4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鲁迅的名言勉励当代青年。
  在青年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蓝图”进程中,共青团团结青年投身新时代大潮——
  脱贫攻坚战中,各级团组织选派2740名专职团干部奋战在一线,助力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
  乡村振兴中,开展“两助两帮”、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等;
  创新创业舞台上,擦亮“挑战杯”“创青春”,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攀登行动,推进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等工作;
  工作岗位上,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
  ……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胸怀世界、放眼未来。
  团中央积极开拓青年外交新局,世界青年英才“走近中国”、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倾听中国”对外传播、“筑梦丝路”青年发展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等,不断扩大“朋友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起全球青年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广大青年发出有力号召:
  “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做好青年工作,光荣的共青团责无旁贷,将牢记新时代领路人的指引——
  “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