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龙 苏琳喜 李亚键 后晶晶 杨占喜加草
科技是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近年来,甘南以科技创新引擎发力,围绕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等,勇攀科技高峰,从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谋划,到搭建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2022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强科技”作为“四强”首位,提出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甘南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党代会精神的同时,启航科技创新新征程,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增强协同创新为抓手,以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支撑,以科技项目实施为带动,以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进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以强化科技服务为保障,增强创新发展第一动力,促进全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我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品质立足本职 锻造科技项目“撒手锏” 一直以来,甘南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积极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为科研企业提供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落脚点,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 科技创新犹如一颗巨变的“种子”,正在甘南大地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实现了“五无甘南”创建、加快了现代农牧业“华丽转身”、催生了文化旅游业“登高望远”、促进了公共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了科技创新“含金量”、夯实了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近年来,甘南坚持精准发力、持续加力,创新主体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2021年底,全州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0353人;农林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171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43%。研究与实验发展(R&D)研究人员222人。全州4个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20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全州共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7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有70人,管理人员78人。 ——全州现有科研机构6个,其中,州属独立科研机构4个,非独立科研机构2个。全州已建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80个,其中州级6个、县市39个、乡镇135个。 未来,甘南坚持预研预判、善谋善为,力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科技评价、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机制,优化各类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创新要素进一步激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各类科技活动得到加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是无数甘南科技人努力探索科技创新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技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的结果。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