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以党建品牌为引领 以优势产业为目标
小木耳蝶变大产业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6月2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创建


  来成林 包永祥

  这是一方美丽的沃土,洮水之畔,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构筑了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卓尼县黑木耳示范种植基地位于距县城14公里的木耳镇秋古村,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基地的建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卓尼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11358”发展战略的超前部署,是木耳镇以“青青木耳?悠悠我心”党建品牌为引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发展新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赋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黑木耳种植基地投资1500万元,占地150亩,共建设黑木耳种植钢架大棚130座,晾晒大棚25座,露天地摆100亩,旨在培育“卓尼木耳”特色品牌,开展食用菌现场技术培训。基地采用“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的一年三茬轮作种植模式,推行“党建+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化联动模式,发挥基地展示、推广、培训、品牌培育等功能,带动全县有条件、有意愿的农牧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木耳镇党委坚持以“青青木耳?悠悠我心”党建品牌为引领,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食用菌种植产业作为发展木耳镇经济社会的主干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抓党建促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木耳种植基地;以“组织抓脱贫,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创新”为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黑木耳种植,激发出了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领头羊”本色。
  在基地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木耳的种植栽培中,秋古村党支部和多坝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群众流转土地,最大化确保群众利益。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力,按时完成了150亩土地的流转,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组织号召,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是秋古村和多坝村党组织最好的工作模式。在木耳种植中,秋古村党支部和多坝村党支部广泛动员引导群众参与务工就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主动申请加入基地建设,形成了全员参与、以干带训的良好局面。群众参与一方面带动农牧民增加产业经营性收入和劳务收入,一方面群众得到了技术培训,为下一步群众自己种植起到了技术保障,形成了“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目前,基地累计共有附近乡镇和村组的务工人员188人,人均月收入可达3600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计划培训400人的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已开班实训,培训人员包括农牧民群众、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涉农干部,培训内容以实地讲解操作黑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地摆、浇水、采摘、晾晒等为主。
  木耳镇将以“青青木耳?悠悠我心”党建品牌为引领,以激活特色优势产业链为目标,全面推进木耳镇“18261”发展战略,为全力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添彩,为实现乡村振兴掌舵指向。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