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大民生 小幸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22年06月2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建设者 受益者


  (上接一版)
  近年来,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全面完成居民电子健康卡建设任务,配备电子健康卡识读终端2420台,发放居民电子健康卡近30.44万张,电子健康卡设备采购到位率、应用覆盖率和正常使用率均达到100%。州政府解决一般债券资金700万元,启动甘南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州21所州县医疗机构,112个乡镇卫生院和633个村卫生室全面启用了居民电子健康卡,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时“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等堵点问题。五大信息资源库16项应用系统已完成13项建设任务,疾病防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州级区域心电中心、健康便民移动应用终端3项应用正在建设中。逐步推进二级以上医院分时段预约挂号,州人民医院、卓尼县中医院等9所医疗机构实现了省、州、县内检查结果互认。
优质教育,让学生“上好学”
  碌曲县阿拉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全寄宿制乡镇中心小学,生源覆盖阿拉乡两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学校大灶一直采用烧煤烧水做饭,每月烧煤费用约2万元,烧煤易发生煤烟中毒、人员烧伤等安全问题,还污染空气。自“五无甘南”创建以来,根据省、州“为民办实事”文件精神,对县域内各学校大灶进行“煤改电”设备及维修改造,将煤烧灶台更新为电热灶台,通过计量每月可节约2000元。
  目前“煤改电”已覆盖县域内各学校。与传统的燃煤相比较,电热灶台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工作中无噪音、零排放、零污染,大灶操作间焕然一新,整洁明亮。
  2021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为我州教育领域共下达资金2071万元。投资1045万元,新建改扩建食堂69个。截至目前,69个项目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让学生“上好学”,不让每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是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差”问题及部分家长在放学后对学生学习辅导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衍生的一种服务,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
  在合作市,学校里朗朗书声响彻在校园上空,这是各学校在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动听音符。开展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合作一小一年级学生家长张磊说:“课后服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视野,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
  目前,开展的课后服务项目有学生作业辅导、写作指导、课本剧表演、创客活动、阅读指导、诵读活动等。每天下午五点半,各年级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投入到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去,六点准时放学。短短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各项活动技能,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和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放眼甘南大地,蓝天碧水,绿意葱茏,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村落美丽祥和,一张张笑脸灿烂喜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新时代小康生活画卷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
  (上接一版)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肩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谱好“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必须增强“上游意识”、彰显“上游作为”。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方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流域整体生态功能。要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祁连山地区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山增绿、防沙治沙等工程。要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要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完善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山洪防治等工程体系,健全水沙调控机制,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构筑黄河安澜的稳固防线。
  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要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构建以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实施尕海、黑河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自然湿地抢救性保护项目。要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要稳步推进生态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效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我们坚决担好绿色使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不断落实落细,让陇原大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