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作讯 (记者 张金鑫)近年来,合作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环境革命持久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域无垃圾”成为享誉全国、领先涉藏地区的金字招牌。 全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格河、洮河全流域水环境持续优化,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率分别达到5.82%和38.7%。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坚决整改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多年累积的环境存量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释放“环境革命”裂变效应,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五无甘南”“十有家园”创建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开展各类绿色创建活动,让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成为各族群众的生活时尚和行动自觉。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推进公益林建设、退化林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加大面山绿化、园区山地生态修复等工作力度,全力打造“五无甘南”,着力创建“十有家园”。近年来,投资3.71亿元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面山造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共完成绿化面积4.13万亩,栽植1442.4万余株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沙棘、金叶榆、暴马丁香、黄刺玫等苗木,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羚城大地,让天蓝、地净、水秀、景美成为生态环境最靓代名词。 |